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其内容如下:

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
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上阳台帖: 这是一首写给上阳台的书帖,可能是给某人的信或者诗歌作品。

山高水长: 形容自然景色宏伟壮丽,山峦连绵不断,江河奔流不息。

物象千万: 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各种景象和物体。

非有老笔: 意思是说没有使用过于成熟的文笔,即没有使用过于陈旧或者老套的表达方式。

清壮可穷: 形容诗作清新而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十八日: 这可能是创作日期,即在十八日写下这篇诗作。

上阳台书: 上阳台,可能是某个地点或者场所的名字,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因为李白常自称“太白”。

太白: 李白的字,表明这是李白的作品。

赏析:

这首《上阳台帖》展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山高水长的景象、丰富的物象以及清新有力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同时,李白自称“太白”,可能意味着他以一颗纯真之心去观察世界,用最直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情感。整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也展示了其文学风格的特点——清新、豪放、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