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宿草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殁。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东驰渤澥,西漂昆仑,断蛇奋怒,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帐中剑舞,泣挫雄威;骓兮不逝,喑呜何归。至如荆卿入秦,直度易水;长虹贯日,寒风飒起。远仇始皇,拟报太子;奇谋不成,愤惋而死。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锦衣。春草罢绿,秋萤乱飞;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楸。听江风之袅袅,闻岭狖之啾啾;永埋骨于绿水,怨怀王之不收。及夫李斯受戮,神气黯然;左右垂泣,精魂动天。执爱子以长别,叹黄犬之无缘。或有从军永诀,去国长违;天涯迁客,海外思归;此人忽见愁云蔽日,目断心飞;莫不攒眉痛骨,抆血沾衣。若乃错绣毂,填金门;烟尘晓遝,歌锺昼喧。亦复星沈电灭,闭影潜魂。已矣哉!桂华满兮明月辉,扶桑晓兮白日飞。玉颜灭兮蝼蚁聚,碧台空兮歌舞稀。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而同归。
网页时间是:2023-04-23
《拟恨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作品,是李白幼时(约十五六岁)创作的赋作,名为拟,是模拟江淹的《恨赋》。 《恨赋》、《别赋》是六朝时江淹的代表作,李白少年时(开元三四年间,约十五六岁)曾为拟作。
李白幼时创作了《拟恨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李白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悲凉的感慨。诗中通过模仿江淹的《恨赋》来展现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结局,既有英雄的壮志豪情,也有失意者的无奈和悲愤。
《拟恨赋》是李白在游山时所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寺的高耸和星夜的美丽奇妙。整首诗篇幅虽短,但意境宏大,情感深沉。
《拟恨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在游山时的作品,体现了李白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情感与思考。
《拟恨赋》是李白幼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历史人物、典故作为背景,表达出一种对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拟恨赋》是李白幼年时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历史人物、典故作为背景,表达出一种对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典故作为背景,表达出一种对人生多变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