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今天下风俗尚有未及于古者,边境尚有被甲执兵者,主上不得怡,而宰相以为忧。仆虽不贤,亦且潜究其得失,致之乎吾相,荐之乎吾君,上希卿大夫之位,下犹取一障而乘之。若都不可得,犹将耕于宽间之野,钓于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作唐之一经,垂之于无穷,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二者将必有一可。足下以为仆之玉凡几献,而足凡几刖也,又所谓者果谁哉?再克之刑信如何也?士固信于知己,微足下无以发吾之狂言。愈再拜。

【注】

①下:指唐宪宗。

②潜究:暗中考察。

③致:推荐。

④卿大夫:古代三公的尊称。

⑤宽间:宽广的原野。

⑥寂寞:静寂幽暗,比喻贤人哲士隐逸之地。

【赏析】

这是一封写给崔立之的书,是一封自荐信。信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现状和国家大事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道德等问题的看法。

文章开头,作者首先指出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现状,他认为当前的风气还没有达到古代的高度,边境上的一些士兵还在武装自己,而皇上却不能得到安宁,这让他感到忧心忡忡。接着,他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成为宰相,为皇上分忧,为国家作出贡献。

文章中间部分,作者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他表示,自己虽然不聪明,但也会努力去研究国家的得失,将它们总结出来,并推荐给宰相,让宰相向皇上汇报,希望皇上能够获得像卿大夫那样的高位。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在国家遇到困难时,能够像耕田、钓鱼一样,寻找到国家的遗事,考查贤人哲士的生平事迹,编写一本《唐之一经》,留给后世,让那些奸诈谄媚的人在死后受到惩罚,发掘出他们内心的美德。

文章最后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这些理想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尽管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遭到打击,甚至遭受刑罚,但他仍然会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他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崔立之的信任,相信崔立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支持他的行为。

整封信充满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他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