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

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垂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牡丹赋》中的一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圆玄瑞精,有星而景,有云而卿。其光下垂,遇物流形。草木得之,发为红英。英之甚红,钟乎牡丹。

  • “圆玄瑞精”:形容牡丹的神秘和珍贵。
  • “有星而景”:形容牡丹的美丽像星星一样闪耀。
  • “有云而卿”:形容牡丹的高贵如同天上的云。
  • “其光下垂”:指牡丹花下垂的花瓣。
  • “遇物流形”:比喻牡丹的花朵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开放。
  • “草木得之,发为红英”:意思是花草树木在牡丹的花下都能生长得很好,开花时都是红色。
  • “英之甚红,钟乎牡丹”:赞美牡丹花的红色非常艳丽,就像钟一样。

拔类迈伦,国香欺兰。我研物情,次第而观。

  • “拔类迈伦”:形容牡丹的高雅、脱俗。
  • “国香欺兰”:用兰花来比喻牡丹的香味,说牡丹的香味比兰花更胜一筹。
  • “我研物情”:作者研究了植物的特性,观察事物的发展。
  • “次第而观”:一步一步地观察牡丹的生长过程。

暮春气极,绿苞如珠。清露宵偃。韶光晓驱。动荡支节,如解凝结,百脉融畅,气不可遏。兀然盛怒,如将愤泄。淑色披开,照曜酷烈。美肤腻体,万状皆绝。赤者如日,白者如月。淡者如赫,殷者如血。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袅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密者如织,疏者如缺。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锦衾相覆,绣帐连接。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或灼灼腾秀,或亭亭露奇。或飐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希风如吟,或泫露如悲。或垂然如缒,或烂然如披。或迎日拥砌,或照影临池。或山鸡已驯,或威凤将飞。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

  • “暮春气极”:形容春天的暮色已经很深,牡丹即将开放。
  • “绿苞如珠”:形容牡丹的花苞是绿色的,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清露宵偃”:形容早晨露水沾在牡丹花瓣上的样子。
  • “韶光晓驱”:形容朝阳照射下,牡丹开始绽放的情景。
  • “动荡支节”:形容牡丹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摆动,好像在跳舞。
  • “百脉融畅”:形容牡丹的生命力旺盛,脉络畅通。
  • “气不可遏”:形容牡丹的香气强烈,让人无法抵挡。
  • “兀然盛怒”:形容牡丹怒放的样子。
  • “淑色披开”:形容牡丹的颜色非常艳丽。
  • “照曜酷烈”:形容阳光照射下,牡丹的花瓣更加鲜艳夺目。
  • “美肤腻体”:形容牡丹的花瓣非常光滑细腻。
  • “赤者如日,白者如月”:用太阳和月亮来形容牡丹的不同颜色。
  • “淡者如赫,殷者如血”:用黑色和红色来形容牡丹的颜色深沉。
  • “向者如迎,背者如诀”:形容牡丹的花瓣向阳的一面像是在迎接阳光,背阴的一面像是在告别。
  • “坼者如语,含者如咽”:形容牡丹的花瓣张开和合拢的样子像是在说话和吞吐。
  • “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形容牡丹的花瓣向下弯曲像是在忧愁,向上弯曲像是在高兴。
  • “袅者如舞,侧者如跌”:形容牡丹的花瓣随风摇曳就像是在跳舞,倾斜就像是跌倒。
  • “亚者如醉,曲者如折”:形容牡丹的花瓣弯曲像是喝醉了酒一样,曲线像是被折断了一样。
  • “密者如织,疏者如缺”:形容牡丹的花瓣密集就像是织成的衣服,稀疏就像是没有补上的破洞。
  • “鲜者如濯,惨者如别”:形容牡丹的花瓣鲜艳像是刚刚洗过澡一样,枯萎的像是要离开一样。
  • “初胧胧而下上,次鳞鳞而重叠”:形容牡丹的花瓣从下往上逐渐展开,层层叠叠。
  • “锦衾相覆,绣帐连接”:形容牡丹的花丛中有华丽的被子和帐子覆盖着。
  • “晴笼昼熏,宿露宵袌”:描述阳光透过花丛照耀在地面上的景象,以及夜晚露水覆盖在花上的画面。
  • “或灼灼腾秀”:形容牡丹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 “或亭亭露奇”:形容牡丹的花朵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 “或飐然如招”:形容风吹动牡丹的花瓣,好像在招手。
  • “或俨然如思”:形容牡丹的花瓣仿佛在思考。
  • “或希风如吟”:形容牡丹的花朵仿佛在吟诵诗歌。
  • “或泫露如悲”:形容牡丹的花朵仿佛在哭泣。
  • “或垂然如缒”:形容牡丹的花朵仿佛在垂下。
  • “或烂然如披”:形容牡丹的花朵仿佛被撕裂开来。
  • “或迎日拥砌”:形容牡丹的花朵像是在阳光下拥抱着花墙。
  • “或照影临池”:形容牡丹的花朵像是在水面上反射出影子。
  • “或山鸡已驯”:形容牡丹的花朵已经适应了环境,不再凶猛。
  • “或威凤将飞”:形容牡丹的花朵充满了威严和活力。
  • “其态万万,胡可立辩?不窥天府,孰得而见?”:这句话表达了对牡丹形态万千、难以一一描绘出来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美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状态,同时也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