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乃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傍荫亩而抱规。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而霮对,环合而棼纚。如盖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于斯。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崄巇,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
【诗句】:
- 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描述南海郡出产的荔枝在每个夏天都成熟,形态独特,味道特别甜美。
- 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在各种水果中,没有哪一种可以与荔枝相比。
- 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过去我曾在朝廷任职,曾经大力推荐荔枝,然而其他官员并不了解,也没有完全相信。
- 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只有舍人彭城的刘侯,年纪轻轻就被升迁到南海,听了我的介绍后,非常高兴并赞叹不已,认为荔枝的味道是最美味的。
- 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又说龙眼这种水果和荔枝一样有名,魏文帝曾拿过蒲桃和龙眼进行比较。
- 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当时两地之间并不互通,因此传来的信息有很大的误差。
- 每相顾闲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我们经常在一起闲聊讨论,想要写一篇关于荔枝的赋文,但因为公务繁忙,最终没能完成这个愿望。
- 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当我刚调到郡里去处理公务的时候有空余时间,就回顾以前对荔枝的看法。事物如果不了解就容易轻视它,味道如果有无可比拟的则容易怀疑它,远方的事情无法验证,最终始终被限制住。
- 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间,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更何况士人还有没有被利用的价值,而我身在没有名声的地方,如果没有真正了解的话,和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于是我就讲述荔枝的好处,于是写下这篇赋文。
【译文】:
南海郡出产的荔枝,每个夏天都成熟了。荔枝的形状独特,味道特别甜美。百种水果当中,没有哪一种可以和荔枝相比。我以前在朝廷任职时,曾经大力推荐荔枝,但是其他官员并不了解,也没有完全相信。只有舍人彭城的刘侯,年纪轻轻就被升迁到南海,听了我的介绍后,非常高兴并赞叹不已,认为荔枝的味道最美味。
我还说过龙眼这种水果和荔枝一样有名,魏文帝曾拿过蒲桃和龙眼进行比较。那时两地之间并不互通,因此传来的信息有很大的误差。我们经常在一起闲聊讨论,想要写一篇关于荔枝的赋文,但因为公务繁忙,最终没能完成这个愿望。
当我刚调到郡里去处理公务的时候有空余时间,回顾以前对荔枝的看法。事物如果不了解就容易轻视它,味道如果有无可比拟的则容易怀疑它,远方的事情无法验证,最终始终被限制住。况且士人还有没有被利用的价值,而我身在没有名声的地方,如果没有真正了解的话,和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于是我就讲述荔枝的好处,于是写下这篇赋文。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荔枝的赋文,作者通过详细的描绘来表现荔枝的独特魅力。文章从地理位置、生长条件、外形特点、口感等方面入手,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美丽和美味。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