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馀,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张中丞传后叙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注释】

  1. 张中丞:指唐代名将张巡,曾为睢阳太守(今河南商丘市南),在安史之乱时坚守睢阳(今安徽亳州市)。
  2. 传后叙:是对张巡的事迹进行叙述和评论的文字。
  3. 说者:对事情有所评论的人。
  4. 远与巡:张巡和许远。
  5. 分城而守:将城池分为两部分进行防守。
  6. 城之陷:城池被攻破。
  7. 先受其病者:首先遭受灾难或损失。
  8. 引绳而绝:用绳子拉断。
  9. 尤之:责备或非议。
  10. 此又不达于理矣: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11. 苟此不能守:如果此处不能防守。
  12. 虽避之他处何益:即使逃到其他地方也没有用处。
  13. 知其卒不救:了解他们最终无法得到救援。
  14. 弃城而逆遁:放弃城池而逃跑。
  15. 苟此不能守:如果此处不能防守。
  16. 虽避之他处何益:即使躲到别的地方也没有用处。
  17.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张巡和许远的才能是卓越的。
  18. 守一城,捍天下:保卫一座城池,抵御天下敌军。
  19. 以千百就尽之卒:用成千上万的士兵。
  20. 战百万日滋之师:迎战每天增加的士兵数量。
  21. 蔽遮江淮:阻挡江淮的水路交通。
  22.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如果没有他们的守卫,国家就不会灭亡。
  23. 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放弃城池以求生存的,不可一一列举。
  24.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拥有强大兵力的人袖手旁观。
  25. 责二公以死守:责备张巡和许远坚守到底。
  26. 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这也是一种将自己比作逆贼和叛乱的行为,并散布不实之辞来助长进攻。

【赏析】
本诗通过叙述张巡和许远在安史之乱中的事迹,赞扬了两位英雄的勇敢和智慧,以及他们在危难时刻坚守城池、抵抗敌军的英勇行为。同时,诗人也批评了一些人对他们的误解和攻击,指出这些人缺乏对历史真相的理解和尊重。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