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
巴陵:泛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一望洞庭秋:一眼望去,洞庭湖秋天的颜色。
孤峰水上浮:孤峰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水面上的孤峰仿佛漂浮在水上。
闻道神仙不可接:听说那里(洞庭)有神仙居住,无法亲自相见。
心随湖水共悠悠:我的心随着湖水一起飘荡。
赏析: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秋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首句“巴陵一望洞庭秋”,描绘了诗人站在湖边远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洞庭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秋日景色更是别具一格,诗人用“巴陵”这个地名来指代湖边的位置,表达了他对这一美景的赞赏之情。
第二句“日见孤峰水上浮”,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中孤峰的奇特景象。诗人将孤峰比作在水上漂浮的物体,形象地表现出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湖水的浩渺无垠,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赞叹和敬畏。
第三句“闻道神仙不可接”,表达了诗人对神仙居所的神秘感和向往之情。这里的“神仙”并不是指现实中的仙人,而是借指那种超脱尘世、与世隔绝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不可接”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自己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心随湖水共悠悠”,则将诗人的情感与洞庭湖水融为一体。这里的“悠悠”一词,形容心情的平静和悠长,与湖水的流淌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诗人用“心随湖水共悠悠”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赞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