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隋代官人,同吠尧之犬,尚荷王莽之恩,仍怀蒯聩之禄。审配死于袁氏,不如张郃归曹;范增困于项王,未若陈平从汉。魏公推以赤心,当加好爵,择木而处,令不自疑。脱猛虎犹豫,舟中敌国,夙沙之人共缚其主,彭宠之仆自杀其君,高官上赏,即以相授。如暗于成事,守迷不反,昆山纵火,玉石俱焚,尔等噬脐,悔将何及!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布告海内,咸使闻知。

【注释】

若隋代官人,同吠尧之犬,尚荷王莽之恩,仍怀蒯聩之禄:如果那些隋代的官员都像狗一样对君主阿谀奉承。

审配死于袁氏,不如张郃归曹;范增困于项王,未若陈平从汉:审配死在袁绍手下,不如张合归附曹操;范增被项羽所困,不如陈平归顺汉朝。

魏公推以赤心,当加好爵:魏公推许您是一片赤诚之心。

择木而处,令不自疑:选择一块好木材,让人不怀疑。

脱猛虎犹豫,舟中敌国,夙沙之人共缚其主,彭宠之仆自杀其君:倘若有猛虎犹豫不决,就像舟中的敌人一样,夙沙人共同捆绑它的国君,彭宠的仆人自杀他的君王。

高官上赏,即以相授:高高的官职就赏赐给他。

如暗于成事,守迷不反,昆山纵火,玉石俱焚:倘若不明白成功之道(不能善始善终),就会失败如同纵火焚烧玉石。

尔等噬脐: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黄河带地,明余旦旦之言:黄河环绕着大地,证明我的话是明明白白的。

皎日丽天,知我勤勤之意:明亮的太阳照耀着天空,知道我的心意。

布告海内,咸使闻知:向天下宣布此事,让大家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李密写给魏公的一封檄文。檄文是一种古代用于征召、声讨的文书,类似于现在的宣传稿或檄文。它的内容通常都是针对某个问题或者某种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旨在唤起人们的共鸣或采取行动。在这篇文章中,李密主要批评了那些对魏公不忠诚的臣子们,并警告他们不要重蹈覆辙,否则将会自食其果。

李密指出了那些人的共同特点:他们对魏公不忠诚,对君主阿谀奉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他人的利益。这些描述都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揭示,也反映出李密对魏公忠诚的期待和信任。

李密通过列举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他提到审配死在袁绍手下,张合归附曹操;范增被项羽所困,陈平归顺汉朝。这两个例子都是在强调忠诚的重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他也用“猛虎犹豫,舟中敌国,夙沙之人共缚其主,彭宠之仆自杀其君”来比喻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警告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而失去自己的本性和原则。

李密用“高官上赏,即以相授”来形容那些不忠诚的人将面临的后果。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忠诚者的认可和支持,也暗示了他对不忠诚者的警惕和担忧。

他还用“如暗于成事,守迷不反,昆山纵火,玉石俱焚”等诗句来警示那些没有明确目标或不知道如何坚持的人。这既是一种提醒,也是对他的一种鼓励。

他用“尔等噬脐,悔将何及!”来结束全文,表达了他对这些人的失望和愤怒。这句话既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激励。

这首诗是一篇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檄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表达了他对魏公忠诚的期望和对不忠诚者的警惕和惩罚。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斗争的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