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官分职,贵在铨衡;察狱问刑,无闻贩鬻。而钱神起论,铜臭为公,梁冀受黄金之蛇,孟佗荐蒲萄之酒。遂使彝伦攸篸,政以贿成,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积薪居上,同汲黯之言;囊钱不如,伤赵壹之赋。其罪九也。
宣尼有言,无信不立,用命赏祖,义岂食言?自昏主嗣位,每岁行幸,南北巡狩,东西征伐。至如浩亹陪跸,东都守固,阌乡野战,雁门解围。自外征夫,不可胜纪。既立功勋,须酬官爵。而志怀翻覆,言行浮诡,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商鞅之颁金,同项王之刓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惜其重赏,求人死力,走丸逆坡,匹此非难。凡百骁雄,谁不仇怨。至于匹夫蕞尔,宿诺不亏,既在乘舆,二三其德。其罪十也。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四维不张,三灵总瘁,无小无大,愚夫愚妇,共识殷亡,咸知夏灭。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是以穷奇灾于上国,猰?暴于中原。三河纵封豕之贪,四海被长蛇之毒,百姓歼亡,殆无遗类,十分为计,才一而已。苍生懔懔,咸忧杞国之崩;赤子嗷嗷,但愁历阳之陷。且国祚将改,必有常期,六百殷亡之年,三十姬终之世。故谶箓云:“隋氏三十六年而灭。”此则厌德之象已彰,代终之兆先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况乃搀抢竟天,申繻谓之除旧;岁星入井,甘公以为义兴。兼朱雀门烧,正阳日蚀,狐鸣鬼哭,川竭山崩。并是宗庙为墟之妖,荆棘旅庭之事。夏氏则灾衅非多,殷人则咎征更少。牵牛入汉,方知大乱之期;王良策马,始验兵车之会。
诗句:
设官分职,贵在铨衡;察狱问刑,无闻贩鬻。
译文:
在古代,官员的选拔和任命非常重要,这需要通过公正的考核来进行。而隋炀帝的统治时期,司法不公,贪腐严重,使得民众对官府失去了信心。
关键词解释及赏析:
- 铨衡:古代官职选拔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负责官员的任用与调动。
- 贩鬻:这里指买卖、交易,形容官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
- 官吏:政府官员,负责管理国家事务。
- 司法:法律的执行机构,负责审理案件。
- 贪腐:指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
- 百姓:指普通民众。
- 信任:指人们对官府的信任程度。
- 义理:正义的道理,指社会公平正义。
- 政治腐败:指官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损害公共利益。
赏析:
此诗反映了隋末唐朝初年的社会状况,揭示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诗中提到的官吏贪腐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问题。诗中所反映的民众对官府的不满情绪,以及对于公正司法和良好治理的需求,也体现了当时人民的期待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