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水之东,朝鲜之地,《禹贡》以为荒服,周王弃而不臣,示以羁縻,达其声教,苟欲爱人,非求拓土。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石田得而无堪,鸡肋啖而何用?而恃众怙力,强兵黩武,惟在并吞,不思长策。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遂令亿兆夷人,只轮莫返。夫差丧国,实为黄池之盟;苻坚灭身,良由寿春之役。欲捕鸣蝉于前,不知挟弹在后。复矢相顾,髽而成行,义夫切齿,壮士扼腕。其罪七也。
直言启沃,王臣匪躬,惟木从绳,若金须砺。唐尧建鼓,思闻献替之言;夏禹悬鼗,时听箴规之美。而愎谏违卜,蠹贤嫉能,直士正人,皆由屠害。左仆射、齐国公高颖,上柱国、宋国公贺若弼,或文昌上相,或细柳功臣,暂吐良药之言,翻加属镂之赐。龙逢无罪,便遭夏癸之诛;王子何辜?滥被商辛之戮。遂令君子结舌,贤人缄口。指白日而比盛,射苍天而敢欺,不悟国之将亡,不知死之将至。其罪八也。
为李密檄洛州文
揭露隋炀帝十大罪状
- 檄文概述
- 檄文创作背景与作者
- 檄文性质及用途
- 檄文目的与意义
- 揭发罪行一
- 隋炀帝政治腐败
- 奢侈浪费与劳民伤财
- 对百姓影响与后果
- 揭发罪行二
- 隋炀帝残暴行径
- 战争与征伐频繁
- 对国家和民众伤害
- 揭发罪行三
- 滥用权力与滥权行为
- 官员贪腐现象
- 法律制度缺失与漏洞
- 揭发罪行四
- 不公正司法系统
- 滥用刑罚与滥杀无辜
- 人民生活困苦与不满
- 揭发罪行五
- 对外政策错误决策
- 对其他国家侵略行为
- 导致国家衰败局面
- 揭发罪行六
- 经济政策失误与失败
- 导致财政崩溃问题
-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 揭发罪行七
- 社会风气败坏与道德沦丧
- 贪污腐败现象泛滥
- 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 揭发罪行八
- 李密政权内部斗争
- 李密个人品质与决策
- 导致政局不稳定因素
- 结语
- 总结隋炀帝十大罪行
- 声讨隋炀帝统治罪行必要性
- 呼吁正义与和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