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栋下宇,着在《易》爻;茅茨采椽,陈诸史籍。圣人本意,惟避风雨,讵待朱玉之华,宁须绨锦之丽!故璿室崇构,商辛以之灭亡;阿房崛起,二世是以倾覆。而不遵古典,不念前章,广立池台,多营宫观,金铺玉户,青琐丹墀,蔽亏日月,隔阂寒暑。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使鬼尚难为之,劳人固其不可。其罪四也。
公田所彻,不过十亩;人力所供,才止三日。是以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宁积于人,无藏于府。而科税繁猥,不知纪极;猛火屡烧,漏卮难满。头会箕敛,逆折十年之租;杼轴其空,日损千金之费。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西蜀王孙之室,翻同原宪之贫;东海糜竺之家,俄成邓通之鬼。其罪五也。
古先哲王,卜征巡狩,唐虞五载,周则一纪。本欲亲问疾苦,观省风谣,乃复广积薪刍,多备饔饩。年年历览,处处登临,从臣疲弊,供顿辛苦。飘风冻雨,聊窃比于先驱;车辙马迹,遂周行于天下。秦皇之心未已,周穆之意难穷。宴西母而歌云,浮东海而观日。家苦纳秸之勤,人阻来苏之望。且夫天下有道,守在海外,夷不乱华,在德非险。长城之役,战国所为,乃是狙诈之风,非关稽古之法。而追踪秦代,板筑更兴,袭其基墟,延袤万里,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其罪六也。
为李密檄洛州文
隋朝末年义军揭发罪行檄文
- 引言
- 隋炀帝十大罪行
- 祖君彦在起义军中角色
- 檄文写作背景和目的
- 揭发罪行
- 政治腐败与滥用权力
- 奢侈浪费与民不聊生
- 对外战争与侵略行为
- 历史影响
- 对隋朝政权打击效果
- 对后世封建王朝警示作用
- 对民间疾苦反映和同情
- 社会反响
- 檄文中言辞力量展示
- 民众对檄文接受程度
- 檄文对历史进程影响
- 文学价值
- 古文修辞和表达技巧
- 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
- 对后世文章影响
- 结论
- 隋炀帝统治评价
- 李密与祖君彦合作意义
- 檄文作为历史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