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诗句逐句释义:
-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 “屏居”意指隐居,“负山郭”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背靠着山,面朝四周。
- “岁暮”指的是一年将尽的时候,“惊离索”表示在年末时分感到寂寞和不安,因为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
-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 “野迥”形容野外空旷,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樵夫的歌声。
- “庭空”意味着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燃烧剩下的灰烬在落下。
-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 “世纷”指的是世间的纷纷扰扰或杂事,“事远”表达了由于这些事情而远离了自己原本的生活。
- “心赏”指的是内心的审美享受,与外界的纷扰相比显得淡漠。
- “随年薄”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心的欣赏之情也变得稀薄。
-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 “默默”表达了一种沉默的状态,可能是对过去的反思或是对现状的沉思。
- “谅”是理解的意思。
- “何为”在这里可能指代人生的意义或存在的目的。
- “徒”表示徒劳无功,“今与昨”指的是现在与过去的时间对比。
译文: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外空旷传来樵夫的歌声,庭院中只有灰烬静静落下。
世事纷扰远离了我本心,我的内心审美随着年华渐逝而淡漠。
沉默之中,我试图理解何为人生的真谛,但徒劳地回顾过去。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岁末时刻的感受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与心灵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人以隐居的生活背景开始,引出岁月更迭带来的感慨和孤独。接着,通过樵夫的歌声和庭院中的火光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活中细微的美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发现内心的欣赏之情逐渐消逝,转而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自我探索。最后,诗人通过“默然”、“何为”、“徒成”等词句,表达了对生命真谛的追问和徒劳无益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伤,也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