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着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以困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䥶。”

诗句

茶经·七之事

译文

《搜神记》记载,夏侯恺因病去世,他的朋友苟奴看到鬼神来收回他的马匹,还因为他的妻子病了而感到悲伤。苟奴穿着平上帻单衣坐在他生前的西壁大床上,就着人去找茶喝。

刘琨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中提到:“前些日子我得到了安州的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这些都是需要的。我的身体状况不好,经常依靠真茶来缓解症状。你们可以放置这些东西。”

傅咸在《司隶教》中说:“听说南方有人用困蜀妪(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制茶方法)制作茶粥卖,结果被打破了她的器具。又有人在市上出售饼,但是禁止卖茶粥给困蜀妪,这是为什么呢?”

《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即茶叶),遇到了一个道士,牵着三青牛。道士引虞洪到了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闻你擅长泡茶,常常想见到你泡茶的风采。山上有大茗(指优质茶叶),可以相互赠送,希望你未来有机会泡出好茶时能相赠给我。’因此立誓祭拜。后来,他经常让家人进入山中采茶,获得了大茗。”

左思在《娇女诗》中写道:“我家有一个娇嫩的女儿,皮肤白皙。小名叫做纨素,她说话清晰利落。有个姐姐名叫惠芳,眉目清丽如画。在园子里飞翔奔跑,果实下都会自己摘下来吃。贪恋花朵和风雨中的美,瞬间就能跑数百里。心里为喝茶而烦恼,吹嘘对鼎䥶(可能是形容煮茶用具)。”

注释

  • 茶经·七之事:这是一篇古代文献,讲述了关于茶叶的采摘、制作以及饮用的方法。
  • 《搜神记》:是一部古代志怪小说集,记录了很多神仙鬼怪的故事。《夏侯恺因疾死》讲述的是夏侯恺生病后鬼魂来找他的事。
  • 刘琨: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他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茶叶。
  • 傅咸:东汉至三国时期著名文官,官至尚书令,是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司隶教》中谈到了茶叶。
  • 《神异记》:一部古代笔记体短篇小说集,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虞洪在书中描述了采茶的经历以及与一位神秘道士的交流。
  • 左思: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太初,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他的《娇女诗》描绘了家中女儿的形象及其日常生活。
  • 《娇女诗》:这是一首描写家庭中女孩生活状态的诗歌,通过娇女的言行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吾家有娇女”:表达了家庭中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体现了家庭亲情和女性的柔弱之美。
  • “皎皎颇白皙”:形容女子皮肤白皙,美丽动人。
  • “小字为纨素”:这里指小名,纨素通常用来形容女子衣着朴素而优雅。
  • “驰骛翔园林”:描述女子自由自在地在园林中奔跑玩耍的场景。
  • “果下皆生摘”:意指女子喜欢在水果树下摘果子吃,展现了少女的活泼可爱。
  • “心为茶荈剧”:表示因为茶而烦恼,茶荈可能是指茶饮,反映出当时饮茶文化逐渐深入人心的情景。
  • “吹嘘对鼎䥶”:形容品茗时的动作和情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搜神记》、《神异记》等文献中的故事进行简要概述,将古代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和生活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夏侯恺因疾病而寻求茶叶治疗,到刘琨书信中提及的真茶之好,再到傅咸《司隶教》中对于茶叶制作的讨论,以及《神异记》中虞洪与神秘道士的故事,都反映了古人对茶叶的喜爱以及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这些故事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同时,通过左思《娇女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及情感世界,以及她们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呈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