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分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译文
《世说新语》记载:“任瞻字育长,年轻时就有好名声。自过江后失意,喝了茶之后,问人这叫什么,感觉别人有些奇怪的表情,于是自己解释说:‘刚才问我这叫热茶还是冷茶?’”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去武昌山采茶,遇到一只毛人,身高一丈多,引导秦精下山,告诉他这里有茶叶,然后离去。过了一会儿又返回来,从怀中拿出橘子给秦精,秦精害怕,背着茶叶回去。”
晋四王起事,惠帝被围困在洛阳,黄门以瓦盆盛茶献给皇帝。
《异苑》记载:“剡县陈务妻年轻,与两个孩子寡居,喜欢喝茶和茗。因为家中有古坟,每次喝茶时,都会先祭拜一下。两个孩子担心地说:‘古坟知道些什么?只是让我们劳累罢了。’他们打算把古坟挖掉,母亲苦苦劝阻他们才作罢。那天晚上,他们梦见一个人说:我在这里守了三百多年,你们两个孩子总是想毁掉我,幸亏你保护了我,又享用了我的好茶。即使我的尸骨已经埋在地下,也不会忘记桑榆之报。等到天亮,他们在庭院中发现了十万钱,看起来像是埋了很久的,但只是新换上的铜钱而已。他们告诉了陈务,陈务感到羞愧,从此以后更加虔诚地供奉神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以及现实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茶的品饮,人们不仅享受到了茶的香气,还寄托了对祖先的尊重、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内心的恐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