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注释】
童区寄:春秋时吴国童谣,传颂其勇。颜子贱:春秋时鲁国大夫,曾与孔子游学。秦武阳:战国时赵将。少:比自己小。秦武阳二岁:比自己小两岁。
【译文】
白州官吏召见童区寄,刺史颜证对他十分惊奇,留他为小吏,他不答应。给衣服,童区寄辞谢,官吏护送他回到乡里。乡里劫盗绑架的人见到他都侧目而视,不敢过去经过他家门口。都说:“这个孩子年纪轻于秦武阳,却能讨平两个强暴之徒,怎么可以走近他呢?”
【赏析】
本诗以“童区寄”的名字命名,是一首赞美童区寄勇敢善战的诗。诗人赞扬童区寄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勇敢和智慧,他的勇敢和机智使劫盗绑匪都望而却步。诗中的“奇之”是“惊奇”,意思是“奇异、不同寻常”。
诗中“幼愿耳”的意思是“我小时候的愿望啊”。“愿耳”是希望的意思,这里指童区寄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
诗中“颜子贱”是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因居带环水旁而得名。他为人谦虚谨慎,好学不倦,深得孔子赞赏。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曾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诗中“秦武阳”是战国时赵国人,因勇猛善战而闻名,曾与秦国将领白起作战。他年轻时就敢同强大的敌人较量,但被打败了,因此很自惭,从此闭门不出。
诗中“少”是“年纪小”的意思,“二岁”,是指相差两年。
【参考译文】
白州的官吏召见了童区寄,刺史颜证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让他做了小吏,他不答应。给了他衣服,童区寄推辞不掉。官吏把他送回家乡。乡里的强盗绑票的人看到他,都不敢从他家门前经过。他们还说:“这个孩子年纪虽轻(比自己小两岁),却能讨平两个强徒,怎么可以接近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