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病痞且悸,谒医视之,曰:“唯伏神为宜。”明日,买诸市,烹而饵之,病加甚。召医而尤其故,医求观其滓,曰:“吁!尽老芋也,彼鬻药者欺子而获售。子之懵也,而反尤于余,不以过乎?”

余戚然慙,忾然忧,推是类也以往,则世之以芋自售而病人者众矣,又谁辨焉!

译文:

我患有痞块和心悸病,拜访医生后,医生说:“只有伏神丸比较适合。”第二天,我去集市买了伏神丸,吃了之后病情加重。我去找医生,医生却责怪我,并要我去看药渣。他问我:“呀!这是老芋头啊,卖药的人是欺骗你才把药卖出去的。你自己糊涂,反而责备我,不觉得过分吗?”

我感到很惭愧,也很担忧,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推断下去,那么世上用芋头来卖钱而使别人患病的人就太多了,又怎么能够分辨出真假呢?

注释:

  1. 辨伏神文:这是一首表达对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质疑的诗。
  2. 余病痞且悸:我的疾病是胸中痞块和心悸。
  3. 谒医视之:拜访了医生。
  4. :说。
  5. 唯伏神为宜:只有伏神丸比较合适。
  6. 明日,买诸市:第二天,我去集市购买了伏神丸。
  7. 烹而饵之:煮熟后服用。
  8. 病加甚:病情加重。
  9. 召医而尤其故:找医生看病。
  10. 医求观其滓:医生要求看药渣。
  11. :叹词,表示惊讶。
  12. 尽老芋也:全是老芋头。
  13. 彼鬻药者欺子:卖药的人欺骗了你。
  14. 子之懵也:你真是糊涂。
  15. 反尤于余:反而责备我。
  16. 谁辨焉:谁能够分辨出来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叙述自己因为购买和使用伏神丸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经历,表达了对某些不良商业行为(如虚假广告、欺诈销售等)的不满和批评。诗人在诗中通过与医生的对话,揭示了卖药者利用人们健康问题赚取利益的行为,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诚信现象。此外,诗中的“噫!”一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欺骗行为的愤怒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