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士言:“人皆有尸虫三,处腹中,伺人隐微失误,辄籍记。日庚申,幸其人之昏睡,出谗于帝以求飨。以是人多谪过、疾疠、夭死。” [文言文翻译/解释]: 有道士说:“人都有三条尸虫,呆在腹中,等待人有隐蔽细小的过错,就用本子记下来。到庚申那天,趁人昏睡的时候,在玉帝那进谗言来要求食物。这样人们多般会因为过失被贬谪、得疾病、会夭折。”
柳子特不信,曰:“吾闻‘聪明正直者为神’。帝,神之尤者,其为聪明正直宜大也,安有下比阴秽小虫,纵其狙诡,延其变诈,以害于物,而又悦之以飨?其为不宜也殊甚。吾意斯虫若果为是,则帝必将怒而戮之,投于下土,以殄其类,俾夫人咸得安其性命而苛慝不作,然后为帝也。” [文言文翻译/解释]: 我柳某就不信,说:“我听说‘聪明正直的人是神’。玉帝,神之中最杰出的,他的聪明正直应当是最高的了,又怎么可能屈尊降贵勾结阴险肮脏的小虫,纵容它们的奸诈狡猾,放任它们的机变狡诈,去危害万物,还取悦它们提供食物呢?这种行为也太不合适了。我想这虫如果真的做这种事,那么玉帝必然发怒而杀它,丢到地下去,灭绝它们这一种类,使人都可以安生立命从而疾病灾祸不发生,这样才是玉帝啊。”
诗句
有道士言:“人皆有尸虫三,处腹中,伺人隐微失误,辄籍记。日庚申,幸其人之昏睡,出谗于帝以求飨。”
译文
有一个道士说:“每个人体内都有三条尸虫,藏在肚子里面,等待人们有一些细小的过失,就把它们记录下来。每天是庚申这一天,趁人昏睡的时候,在玉帝面前进谗言来要求食物。”
注释
- 人皆有尸虫三:每个人都有三条尸虫。
- 处腹中:藏在人的肚子里。
- 伺人隐微失误:等待发现人们有细微的过失。
- 辄籍记:便记录下来。
- 日庚申:指每一天都是庚申这一天。
- 幸其人之昏睡:趁机让这个人昏睡。
- 出谗于帝以求飨:向玉帝进谗言来求得食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道士对于人类与神灵关系的忧虑和不满。诗中的“尸虫”比喻了那些隐藏在人群中、伺机害人的小心思或阴谋。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试图利用神的弱点来获取好处的行为,并强调了神的正直与伟大。诗人柳子特则认为如果这些小虫真的如此做,那么神明必然会愤怒并予以惩罚,而不是纵容这些行为。
这首诗通过对“有道士”、“尸虫”等概念的象征性解读,反映了诗人对人间道德与神明公正性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古代信仰的批判,也体现了一种对善恶有报的道德观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