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刍一束酒一杯,故人故人歆此来。

祭韩吏部文

高山与人文,颂歌与哀思

  1. 诗歌原文
    高山无穷,太华削成。
    人文无穷,夫子挺生。
    典训为徒,百家抗行。
    当时勍者,皆出其下。
    古人中求,为敌盖寡。
    在贞元中,帝鼓薰琴。
    弈弈金马,文章如林。
    君自幽谷,升于高岑。
    鸾凤一鸣,蜩螗革音。
    手持文柄,高视寰海。
    权衡低昂,瞻我所在。
  2. 译文
    高山之巅无尽延伸,太华之峰如同削就的一般。
    人文历史源远流长,你如同挺立其中的伟人。
    你的教诲如群贤并举,众多学者争相效仿。
    当时的强手,都不如你出色。
    在古人之中寻觅,你的竞争对手极少。
    在贞元时期,皇帝弹奏了琴瑟。
    金马门下人才济济,文采斐然如林海。
    你从深谷中崛起,登上高高的山峰。
    鸾凤一声鸣叫,震聋发聩的声音让众生醒悟。
    手握文权,俯瞰整个天下。
    权衡轻重,观察我的位置。
  3. 注释
  • 高山与太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常用意象,象征着高峻、雄伟和不可逾越的境界。
  • 人文无穷:形容文化知识丰富,源远流长。
  • 夫子:对老师的敬称,表示尊敬和崇拜。
  • 典训为徒:指遵循先人的教诲,传承智慧。
  • 百家抗行:指众多学派中,有谁能与你匹敌。
  • 当时勍者:当时的杰出人物,指代那些超越你的人。
  • 古人中求:指在古代寻找能与之相抗衡的人。
  • 权豪来侮:指权势显赫的人前来欺凌或侮辱。
  1. 赏析
    《祭韩吏部文》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散文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韩吏部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高山、太华、文林等自然元素与人物形象相结合,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韩吏部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手持文柄,高视寰海”的描述,表达了对韩吏部才华横溢、气宇轩昂的形象塑造。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韩吏部的高洁品质和卓越才能,又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