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爇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斩材窾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种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故其人曰:“天何预乃事耶?唯告虔报本,肆类授时之礼,曰天而已矣。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

法小弛则是非驳,赏不必尽善,罚不必尽恶。或贤而尊显,时以不肖参焉;或过而僇辱,时以不辜参焉。故其人曰:“彼宜然而信然,理也;彼不当然而固然,岂理邪?天也。福或可以诈取,而祸或可以苟免。”人道驳,故天命之说亦驳焉。

诗句释义:

  • 这首诗讨论了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天和人的作用,展示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译文:
天有阳有阴,阳则万物生长,阴则万物凋零;水火能够伤害万物,木坚金利;壮年之人英勇强壮,老年之人衰老昏聩。这是自然的运行规律。
太阳照耀树木使其燃烧,月亮则用光明来收敛;防止灾害使用湿润,禁止焚烧使用光亮;切割木材使其锋利坚硬,开采矿石使其锋利明亮;公正地处理强横的人,礼节地对待长辈;尊重贤能崇尚功业,建立权威以清除邪恶。这是人的行为准则。
人们如果能战胜自然,就是凭借法律。法律被广泛实行时,就是正确的就奖励,错误就处罚。当受到奖励时,即使是尊贵的地位,丰厚的俸禄,人们也会欣然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善事而得到回报。当受到处罚时,即使是亲属遭受杀戮,刀锯之苦,人们也会坦然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做坏事而受到惩罚。所以他们会说:“天何与我们的事务有关?我们只需虔诚地报效天地,奉行祭祀四季的传统礼仪就可以了,这就叫天命。福可以靠善良去获取,祸也可以凭欺骗去避免,这与天有什么关系呢?”
法律如果松弛,那么是非就会混淆,奖赏不一定都是好的,惩罚也不一定都是恶的。有时人们可能因为贤能而被尊显,有时又可能因为不肖而被轻视;有时人们因为过错而遭到杀戮,有时又可能因为无辜而受冤屈。所以人们会说:“他应该被信任并且正确行事,按照自然规律分配季节和收获,那这就是天命吧。福可以靠欺诈去获得,祸也可以凭苟且免于惩罚。”人的行为是混乱的,因此天命之说也是混乱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的分析,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同时借助法律来调整和纠正社会行为,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诗中的“法”指的是法律、规范和道德,它强调了在遵守自然法则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秩序和个人品行的培养。

诗中对天和人的论述,展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诗人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而人类社会也应当遵循这些规律。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诗中还提到了“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奚预乎天邪”,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十分盛行,认为人的命运虽然受到宇宙法则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人自己的意志和行动。

这首诗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探讨,传达了一种追求和谐、遵循自然法则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