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郡会稽,因得尽徵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国家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诰长于实,启、奏、表、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诗句如下: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郡会稽,因得尽徵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国家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
注释解释:
- 长庆:唐朝皇帝李湛的年号。
- 杭州刺史、右庶子:白居易在任职期间的两个官职。
- 右庶子:是皇帝的侍从官之一。
- 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当时是白居易的任地。
- 尽徵其文:收集并整理他的诗文作品。
- 手自排缵:亲手编排和编纂这些作品。
- 成五十卷:最终完成这部文集,共五十卷。
- 二千二百五十一首:收录了两千二百五十首诗词。
- 前集、中集:古代书籍常见的分类方式,这里指文集的两部分,前面和中间部分。
- 改元:皇帝更换年号,表示新的政治周期的开始。
- 号曰《白氏长庆集》:因此文集被称为《白氏长庆集》。
- 讽谕之诗:用来规劝或教育他人的诗歌。
- 激:鼓励或激励。
- 闲适之诗:表达悠闲自在生活情感的诗歌。
- 感伤之诗:表达悲伤或感慨情感的诗歌。
- 赡:丰富而充足。
- 赋、赞、箴、戒之类:指各种文学形式如赋、赞、箴言等。
- 碑、记、叙、事、制诰:古代官方文书的类型。
- 直:直接、坦率。
- 书、檄、词、策、剖判:古代公文文体。
赏析:
《白氏长庆集》序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序言,表达了他对朋友白居易的作品集《白氏长庆集》的看法和评价。白居易在序中提到了与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对自己勤奋读书和创作经历的描述,强调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长处和特点。这篇序言不仅展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诗歌艺术的精湛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朋友间合作精神的赞赏。通过这篇序言,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环境,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