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
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
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
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
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
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华簪极身泰,衰鬓慙木荣。
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巡游所属县道过程中所经历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邦政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喜爱。
译文如下:
- 春令早有所追求,驾车前行遵此行。
- 路上避开郡掾官,林下招来村氓人。
- 到达城邑不复杂,迎接之人只欢迎。
- 难道他念念不忘国政,其实只是时世清明。
- 短才滥竽充数用,弱岁起柴荆居身。
- 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 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 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
- 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 华簪极身泰,衰鬓慙木荣。
- 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
赏析:
此诗以“巡属县道”开头,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途中的经历,包括避开郡掾官、与村民的交流以及抵达城邑后的简单情况。这些内容都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也体现了诗人对政治事务的淡漠态度,强调自己追求的是时世清明。
在描绘自己的经历时,诗人使用了“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等词语,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谦。这些内容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留恋。“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这两句则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
诗人以“华簪极身泰,衰鬓慙木荣。”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的自知之明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同时,“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淡然和对世俗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