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第十

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志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人时。国无九岁之储,不足备水旱;家无一年之服,不足御寒暑。然而莫不带犊佩牛,弃坚就伪。求伎巧之利,废农桑之基。以一人耕而百人食,其为害也,甚于秋螟。莫若禁绝浮华,劝课耕织,使人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斯二者,制俗之机。

子育黎黔,惟资威惠。惠而怀也,则殊俗归风,若披霜而照春日;威可惧也,则中华慑軏,如履刃而戴雷霆。必须威惠并施,刚柔两用,画刑不犯,移木无欺。赏罚既明,则善恶斯别;仁信并著,则遐迩宅心。勤穑务农,则饥寒之患塞;遏奢禁丽,则丰厚之利兴。且君之化下,如风偃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止其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澄其流,不可得也。莫若先正其身,则人不言而化矣。

译文:务农是政治的根本,粮食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仓廪充实,人们才会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人们才会志向高洁。我们应该亲自耕种田地,尊重时间,国家没有九岁之储,不足以防备水旱灾害;家庭没有一年之服,不足以抵御寒暑。然而我们许多人却带着牛犊和耕牛,放弃坚毅的品质追求虚假。追求技艺的获利,放弃农耕和纺织的基础。让一个人耕作而百人享用,其危害甚于秋螟。不如禁止浮华,劝导人们耕种纺织,使人回到本真,风俗回归真实。这是务农的根本。这两种方法,都是改变风俗的关键。

子育黎黔,惟资威惠。惠而怀也,则殊俗归风,若披霜而照春日;威可惧也,则中华慑軏,如履刃而戴雷霆。必须威惠并施,刚柔两用,画刑不犯,移木无欺。赏罚既明,则善恶斯别;仁信并著,则遐迩宅心。勤穑务农,则饥寒之患塞;遏奢禁丽,则丰厚之利兴。且君之化下,如风偃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君不约己,而禁人为非,是犹恶火之燃,添薪望止其焰;忿池之浊,挠浪欲澄其流,不可得也。莫若先正其身,则人不言而化矣。

赏析:这首诗是一篇关于农业的重要论述,主要强调务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化来达到这一目标。诗中指出,国家的富足和人民的生活安定都依赖于农业的兴盛,而这一切都源于君主对农民的关爱和尊重。同时指出,如果君主能够以威德并施,既能威慑敌人又能赢得人民的爱戴,那么国家就会长治久安。最后,诗人呼吁君主应该先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使民众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化。整首诗充满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体现了儒家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高度关注和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