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盈第七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财匮,人财匮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
崇俭第八
夫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斯二者,荣辱之端。
译文
帝范 - 第7章 -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财匮,人财匮则饥寒之患生焉。乱世之君,极其骄奢,恣其嗜欲。土木衣缇绣,而人裋褐不全;犬马厌刍豢,而人糟糠不足。故人神怨愤,上下乖离,佚乐未终,倾危已至。此骄奢之忌也。
崇俭第八 - 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斯二者,荣辱之端。
注释与赏析
1. 帝范 - 第7章 - “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 注释:这里的“夫君者”指的是君主或统治者。“俭以养性”意味着通过节制来保持身心健康,强调了节约的重要性。“静以修身”则是通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来实现个人修养。
- 赏析:这一句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简朴的生活方式为榜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能够带来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从而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
2. “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
- 注释:节俭可以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不必过度劳累;冷静的治理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混乱。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治国理念的看法,即通过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来减轻人民的负担。同时,它也强调了领导者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处理事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3. “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
- 注释:当人民因劳动过多而感到不满时,就会产生怨恨情绪;当社会混乱无序时,政治就会变得偏离正轨。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的重要性。只有当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和谐。领导者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4. “人主好奇技淫声、鸷鸟猛兽,游幸无度,田猎不时。”:
- 注释:指一些统治者沉迷于追求新奇的技艺、享乐和娱乐活动,如观赏猛禽猛兽等,并且频繁进行狩猎活动。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国家资源和精力的过度消耗。
- 赏析:这段描述了一些统治者可能采取的奢侈行为及其后果。这种行为不仅会浪费国家资源,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满和动荡。因此,领导者应该避免过度追求奢华和娱乐,以免对国家造成不良影响。
5. “如此则徭役烦,徭役烦则人力竭,人力竭则农桑废焉。”:
- 注释:如果统治者过度追求奢侈享受和无度的活动,那么徭役就会变得更加繁重繁琐;繁重的徭役会导致劳动力的枯竭,从而破坏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徭役负担过重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性的影响。过度的徭役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和生产力下降。因此,领导者应该关注民生问题,合理规划和利用人力资源,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6. “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珠玉珍玩,黼黻絺绤。”:
- 注释:这里列举了统治者喜好的各种奢侈设施和珍宝。包括高台、深池、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品等。这些行为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人力。
- 赏析:描述了统治者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显示身份地位而过度消费的现象。这种行为不仅浪费资源和人力,还可能导致国家财政的紧张和社会不稳定。因此,领导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实际效益而非虚荣心的追求。
7. “如此则赋敛重,赋敛重则人财匮,人财匮则饥寒之患生焉。”:
- 注释:如果统治者过度征收税收和掠夺财富,国家将陷入财政危机。这将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和经济困难增加。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过度征税和掠夺财富的危害性。这不仅会影响国家的财政安全和经济发展,还将导致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困苦。因此,领导者应该关注民生问题,合理制定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8. “崇俭第八 - 圣世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斯二者,荣辱之端。”:
- 注释:这一段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圣明的君主应该遵循节俭的原则,无论是在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追求上都不过度放纵。他们应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事物,避免因自身的优越地位而对他人或事物产生偏见或傲慢态度。
- 赏析:这段文字强调了君主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准则。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谦逊的态度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这种品德和行为准则不仅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这两章讨论的是君主应该持有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提到了节俭、简约、智慧、谦逊等美德,这些都是维持国家稳定、提升道德水平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