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径临江竹,茅檐檐地花。
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诗句释义:
- 春归 - 春天回到了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欣赏。
- 苔径临江竹,茅檐檐地花。别来频甲子,倏忽又春华。
- 苔径临江竹:形容一条小径旁长满了青苔,两旁是挺拔的竹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
- 茅檐檐地花:指的是屋檐下生长着野花,给人一种自然而亲切的感觉。
- 别来频甲子:意思是自从离别以来已经过了很多次年头,这里的“频”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倏忽又春华: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春天来临,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
- 倚杖看孤石:拿着手杖站在岩石旁边,观察着周围的景色,体现了一种沉思或欣赏的姿态。
- 倾壶就浅沙:把酒倾斜到浅浅的沙滩上,可能是在寻找一处清静之地饮酒作乐。
- 远鸥浮水静:远处的海鸥在水面上漂浮,显得非常平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轻燕受风斜:微风中,轻盈的燕子展翅飞翔,姿态优美,增添了一丝生动感。
- 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
- 世路虽多梗:指世间的路往往充满了坎坷和阻碍,反映了人生路途的艰难。
- 吾生亦有涯:感叹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与前一句相呼应,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
- 此身醒复醉:形容自己时而清醒时而又沉醉,反映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 乘兴即为家:在这里,“家”被理解为一个心灵栖息的地方,只要心中充满喜悦和兴致,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思考。从“苔径临江竹”到“世路虽多梗”,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生命有限的思考。最后两句“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