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僧。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远公:指慧远禅师,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隐退庐山,远离尘世的纷扰。开士:修行者。幽居:隐居。祇树林:只住在树林中。)
  • 释义:慧远禅师隐居到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并选择在树林中修行。
  • 注释:这里描绘了慧远禅师选择远离世俗喧嚣的地方,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1.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片石:小石头。孤峰:独立的山峰。色相:色彩和形状。清池:清澈的水池。皓月:明亮的月亮。禅心:禅宗修行者的内心。)
  • 释义:通过观察岩石、山峰等自然景物,修行者们可以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 注释:在这里,作者表达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修行者能够达到对世间万物本质和规律的领悟,从而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1.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指挥:指挥如意,指佛教中的法器或法宝,象征佛法的威力。如意:佛家用语,意为满足心愿。天花:佛教中吉祥的象征。坐卧:指修行者的生活状态。闲房:安静的房间。春草:春天的草。深:深厚。)
  • 释义:修行者运用佛法的力量,如同如意宝一样,可以让天花落下,象征着佛法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他们的生活状态轻松自在,如在春天的草地上悠闲地坐着或躺着。
  • 注释:这里的“指挥如意”比喻修行者运用佛法的能力,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一切。而“天花落”则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佛法的修炼,达到了一种境界,能够随意掌控周围的环境和事物。
  1.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此外:除此之外。俗尘:世俗的尘埃。不染: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惟馀:只剩下。玄度:指神秘的、超凡脱俗的境界。)
  • 释义:除了这些世俗的尘埃之外,只有那些真正懂得佛法的人才能够接近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 注释:这里的“俗尘”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困扰,而“不染”则表示修行者能够超越这些世俗的束缚,不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而“惟馀玄度得相寻”则强调了只有那些真正理解佛法的人才能够找到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慧远禅师隐居庐山的场景以及修行者通过观察自然景物来领悟佛法的过程,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清净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诗中的“指挥如意天花落”和“坐卧闲房春草深”等意象,都体现了修行者的超然物外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又表达了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