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树色到京三百里,
河流归汉几千年。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和赵相公登鹳雀楼》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
注释:
- 危楼高架泬寥天,上相闲登立彩旃:鹳雀楼上的高楼高耸入云霄,俯瞰着辽阔的天空。上相(宰相)在这里悠闲地登上了这座楼,站在装饰华丽的旗帜上欣赏风景。
- 树色到京三百里,河流归汉几千年:树木的绿色延伸至京城三百里外,而黄河的水流入了汉朝已有数千年之久。这里的“京”指的是首都,“汉”指的是汉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感叹。
- 晴峰耸日当周道,秋谷垂花满舜田:晴朗的山峰直插天际,仿佛要与太阳相抗衡;秋天的山谷中,金黄色的稻谷低垂着成熟的花朵。这里的“舜田”指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 云路何人见高志,最看西面赤阑前:云雾缭绕的道路,谁能看到你高远的志向?我最喜欢在西面的栏杆前看你的身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宰相(上相)的高远志向和才华的赞赏和钦佩。同时,诗人也通过观察宰相的身影来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宰相政治才能的高度评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以“和赵相公登鹳雀楼”为题。这首诗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以及历史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