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而残缺遽多,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诫也。

《汉书》家者,其先出于班固。马迁撰《史记》,终于今上。自太初已下,阙而不录。班彪因之,演成《后记》,以续前编。至子固,乃断自高祖,尽于王莽,为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勒成一史,目为《汉书》。

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诰,孔氏所撰,皆谓之“书”。夫以“书”为名,亦稽古之伟称。寻其创造,皆准子长,但不为“世家”,改“书”曰“志”而已。

自东汉以后,作者相仍,皆袭其名号,无所变革,唯《东观》曰“记”,《三国》曰“志”。然称谓虽别,而体制皆同。

历观自古,史之所载也,《尚书》记周事,终秦穆,《春秋》述鲁文,止哀公,《纪年》不逮于魏亡,《史记》唯论于汉始。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况《通史》以降,芜累尤深,遂使学者宁习本书,而怠窥新录。且撰次无几,而残缺遽多,可谓劳而无功,述者所宜深诫也。    
《汉书》家者,其先出于班固。马迁撰《史记》,终于今上。自太初已下,阙而不录。班彪因之,演成《后记》,以续前编。至子固,乃断自高祖,尽于王莽,为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勒成一史,目为《汉书》。    
昔虞、夏之典,商、周之诰,孔氏所撰,皆谓之“书”。夫以“书”为名,亦稽古之伟称。寻其创造,皆准子长,但不为“世家”,改“书”曰“志”而已。    
自东汉以后,作者相仍,皆袭其名号,无所变革,唯《东观》曰“记”,《三国》曰“志”。然称谓虽别,而体制皆同。    
历观自古,史之所载也,《尚书》记周事,终秦穆,《春秋》述鲁文,止哀公,《纪年》不逮于魏亡,《史记》唯论于汉始。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尔迄今,无改斯道。    
    
译文:    
《汉书》是继司马迁的《史记》之后的重要史书,由班固所撰写。虽然《史记》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完成,但后来的一些篇章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班固在继承《史记》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补充,完成了这部《汉书》。书中包括了十二纪、十志、八表和七十列传等内容,全面记载了西汉的历史。班固在撰写《汉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内容丰富。尽管他受到了司马迁的影响,但他在写作风格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这部史书对于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注释:    
1. 《汉书》: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由班固撰写完成。    
2. 司马迁:《史记》: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    
3. 《通史》:泛指历代的史书总称,这里特指《史记》。    
4. 芜累:杂乱无章,这里指《史记》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缺漏和错误。    
5. 太初:古代的一个年号,这里指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    
6. 《后记》:班彪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编写的续作。《后记》主要记录了汉武帝以后的历史事件。    
7. 《东观》:东汉时期的一个官署名称,这里特指《东观记》。    
8. 《三国》:古代的一本书名,这里指《后汉书》。    
9. 虞、夏之典:虞舜、夏禹时期的法律和制度。    
10. 商、周之诰:商朝和周朝的法令和教令。    
11. 孔氏:指孔子及其弟子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    
12. 孔安国: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13. 《春秋》、《尚书》、《礼记》:《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三种儒家经典著作。    
14. 太初已下: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年号,这里指从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开始。    
15. 《后记》:班彪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编写的续作。    
16. 高祖:指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    
17. 王莽:指西汉末年的篡位者王莽帝。    
18. 十二纪、十志、八表、七十列传:这是《汉书》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志、表和列传等内容。    
19. 《汉书》: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由班固撰写完成。    
20. 虞、夏之典、商、周之诰、孔氏所撰、书:这些词语都是古代文献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于描述各种历史文献或典籍。    
21. 《通史》:泛指历代的史书总称,这里特指《史记》。    
22. “劳而无功”:形容做事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    
23. 《东观》曰“记”:《东观记》是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史料汇编。    
24. 《三国》曰“志”:《三国志》是东汉后期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    
25. 称谓虽别:虽然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称谓和体系,但它们的内容和体系是相似的。    
26. 体制皆同:尽管不同的史书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    
27. 《尚书》、《春秋》、《纪年》:《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三种儒家经典著作。    
28. 《史记》、《汉书》:指两部著名的历史著作《史记》和《汉书》。    
29. 西都:指汉朝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30. 刘氏: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及其后代刘姓皇室成员。    
31. 废兴:指汉朝的政治变迁和历史发展。    
32. 包举:包含、涵盖的意思。    
33. 言皆精炼:指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废话。    
34. 该密:丰富详实,这里指内容丰富详实。    
35. 寻讨:探索研究的意思。    
36. 自尔:从那时以来。    
37. 无改斯道:指没有改变传统的史学研究方法和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