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

考兹胜负,互有得失。而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遗也。寻其此说,可谓劲挺之词乎?

案:春秋时事,入于左氏所书者,盖三分得其一耳。丘明自知其略也,故为《国语》以广之。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向使丘明世为史官,皆仿《左传》也,至于前汉之严君平、郑子真,后汉之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生之对策,刘向、谷永之上书,斯并德冠人伦,名驰海内,识洞幽显,言穷军国。或以身隐位卑,不预朝政;或以文烦事博,难为次序。皆略而不书,斯则可也。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则汉氏之志传百卷,并列于十二纪中,将恐碎琐多芜,阑单失力者矣。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诗句
    史通·内篇·二体第二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也。

译文
《史记》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全面地记录重大的事件,而不仅仅是一些细节;同时,它也注重记录国家的历史、法律、政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时期和地区,因此被认为是非常全面和详尽的史书。

  • 诗句
    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

译文
由于《史记》中同一事件在不同篇章中的记录方式不同,导致读者很难理解事件的全貌。而且,有些事件在各个篇章中的记载顺序也不同,这导致了读者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存在差异。此外,还有一些事件被放在了书的最后部分,这使得它们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无法得到充分展示。

  • 诗句
    考兹胜负,互有得失。而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遗也。寻其此说,可谓劲挺之词乎?

译文
对于这部史书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虽然这部史书在某些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所欠缺。然而,干宝对司马迁的评价却非常高,他称赞司马迁能够在短短30卷的书中涵盖240年的历史,这种评价是非常有力的。

  • 诗句
    案:春秋时事,入于左氏所书者,盖三分得其一耳。丘明自知其略也,故为《国语》以广之。然《国语》之外,尚多亡逸,安得言其括囊靡遗者哉?向使丘明世为史官,皆仿《左传》也,至于前汉之严君平、郑子真,后汉之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生之对策,刘向、谷永之上书,斯并德冠人伦,名驰海内,识洞幽显,言穷军国。或以身隐位卑,不预朝政;或以文烦事博,难为次序。皆略而不书,斯则可也。必情有所吝,不加刊削,则汉氏之志传百卷,并列于十二纪中,将恐碎琐多芜,阑单失力矣。

译文
根据春秋时期的记录来看,很多重要的事件只被记载在了左氏的《春秋》一书中,因为丘明认为自己的史书内容不够全面,所以创作了《国语》来补充。然而,《国语》之外还有很多重要事件没有被完整记录下来。如果丘明能够在当代担任史官的话,他可能会效仿《左传》,将更多的历史事件记录下来。例如东汉时期的严君平、郑子真等人的事迹,以及东汉时期的郭林宗、黄叔度等人的品德和才能都非常出色。此外,还有晁错和董生的对策以及刘向和谷永上奏的文书,他们的才华和品德都非常高,他们的见解和见识都非常深刻。但是这些人物或者因为身份地位较低而被忽略,或者因为他们的事迹过于繁琐而没有得到充分的记载。如果丘明能够在当代担任史官的话,他一定会更加仔细地记录这些人的事迹,避免出现琐碎和散乱的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