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案《周官》、《礼记》,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曲礼》曰:“史载笔,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大戴礼》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则有司过之史。”《韩诗外传》云:“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太史令也。”斯则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名目既多,职务咸异。至于诸侯列国亦各有史官,求其位号,一同王者。
至于孔甲、尹逸,名重夏、殷,史佚、倚相,誉高周、楚,晋则伯黡司籍,鲁则丘明受经,此并历代史臣之可得言者。降及战国,史氏无废。盖赵鞅,晋之一大夫尔,有直臣书过,操简笔于门下。田文,齐之一公子尔,每坐对宾客,侍史记于屏风。至若秦、赵二主渑池交会,各命其御史书某年某月鼓瑟、鼓缶。此则《春秋》“君举必书”之义也。
史通·外篇·史官建置第一
探索古代史官的建立与职责
- 古代史书起源与名称
- 轩辕氏受命及仓颉、沮诵角色
- 《周官》、《礼记》中史官分类
- 太史、小史等官职及其职责简述
- 历史记载原则与方法
- 《曲礼》中“史载笔”原则解读
- 大事记之于策,小事记于简牍
- 《大戴礼》中史官形象描述
- 史官在各朝各代发展
- 孔子时代史官重要性
- 战国时期史氏无废
- 赵鞅、田文史官故事
- 历代史臣贡献与影响
- 孔甲、尹逸名重夏商
- 史佚、倚相誉高周楚
- 晋伯黡、鲁丘明史臣事迹
- 史官职责演变与职能
- 史官从黄帝至周室职责
- 诸侯列国史官与王者地位
- 史官根据法规守职不敢为非
- 史官在文化传承中作用
- 《春秋》中君举必书原则
- 《韩诗外传》中太史令职责
- 史官对历史事件记录与传播
- 当代对史官职业的认识与反思
- 现代社会史官角色变迁
- 史官职业道德与责任担当
- 现代史官在信息时代任务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