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高祖嫌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又戚姬幸,常独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赵王如意以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挣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无废。
《宋世家》曰:初,元公之孙纠,景公杀之。景公卒,纠之子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礻耑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三王世家》曰: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
【诗句】:
夫史之繁文,已于《叙事篇》言之详矣然凡俗难晓,下愚不移。
【译文】:
史书中纷繁复杂的叙述,已经由《叙事篇》详细地论述过了。然而,普通人难以理解,愚笨的人更是无法领会。
【注释】:
- 《史记·五帝本纪》:诸侯的朝见和诉讼,百姓的歌颂都是选择舜而非丹朱。
- 《夏本纪》: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黄帝。
- 《项羽本纪》:项籍是下相人,他的字是羽,他最初起兵时年仅二十四岁。
- 《吕氏本纪》:吕太后是高祖在微贱时的妻子,她生下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公主。
- 《史通》:这是唐朝刘知几所著的中国及全球首部有系统地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的著作。
- 四库全书: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丛书之一,收录了众多古代典籍。
- 史通全文原文:这是一部关于史学理论专著,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史通》:“叙事”篇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讨论史书的形式和编纂方法,以及评价史书的编写得失。
- 《史通》:这本书始于唐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完成,耗时九年。
【赏析】:
此诗以《史通·外篇·点繁第六》为切入点,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书写的深刻见解和批判精神。诗中不仅指出史书繁复难懂,还批评了一些历史记载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史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对《史记》、《项羽本纪》、《吕氏本纪》、《史通》等文献的引用和解读,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史学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现代社会中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的一种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