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卿为《自叙传》,具在其集中。子长因录斯篇,即为列传,班氏仍旧,曾无改夺。寻固于《马》、《扬》传末,皆云迁、雄之自叙如此。至于《相如》篇下,独无此言。盖止凭太史之书,未见文园之集,故使言无画一,其例不纯。
《汉书·东方朔传》,委琐繁碎,不类诸篇。且不述其亡殁岁时及子孙继嗣,正与《司马相如》、《司马迁》、《扬雄》传相类。寻其传体,必曼倩之自叙也。
但班氏脱略,故世莫之知。
苏子卿父建行事甚寡,韦玄成父贤德业稍多。《汉书》编苏氏之传,则先以苏建标名;列韦相之篇,则不以韦贤冠首,并其失也。
班固称项羽贼义帝,自取灭亡。又云:于公高门以待封,严母扫地以待丧。
如固斯言,则深信夫天怨神怒,福善祸淫者矣。至于其赋《幽通》也,复以天命久定,非人理所移,故善恶无征,报施多爽,斯则同现异说,前后自相矛盾者焉。
史通·外篇·杂说上第七解读《史通》中对司马迁作品的评注及影响
- 马卿自传概述
- 马卿《自叙传》收录情况
- 子长与班固对马氏传记处理方式
- 马、扬传记在《史记》中位置
- 相如列传内容分析
- 《相如传》独特视角与表达手法
- 与前代传记比较
- 司马相如文学成就与影响
- 东方朔传特点剖析
- 《东方朔传》风格与结构
- 简繁杂乱问题及其原因
- 《史记》东方朔传与《汉书》差异
- 苏建与韦贤传记评价
- 《苏建传》内容与人物评价
- 韦贤传记与班固观点对比
- 苏、韦传记缺失与遗漏问题
- 项羽评价争议探讨
- 项羽被认为义帝贼的原因
- 班固对项羽评价与项羽行为矛盾点
- 历史记载与文学作品中项羽形象
- 天怨神怒主题阐释
- 天怨神怒观念在历史记载中体现
- 班固与项羽故事中天怨神怒主题
- 天怨神怒主题在后世文学中表现
- 《幽通》赋诗辨析
- 《幽通》赋诗主题与情感表达
- 天命久定观点与人性冲突
- 赋诗与历史叙事不同表达方式
- 班固史书评价与局限性
- 班固对历史记载严谨性评价
- 班固历史观与当时社会背景
- 班固史书在后世学术影响
- 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简介
- 《史通》成书背景与作者刘知几贡献
- 《史通》内篇与外篇划分与功能
- 《史通》作为史学理论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