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晋史(六条)
东晋之史,作者多门,何氏《中兴》,实居其最。而为晋学者,曾未之知,傥湮灭不行,良可惜也。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比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媸者矣。
臧氏《晋书》称苻坚之窃号也,虽疆宇狭于石虎,至于人物则过之。案后石之时,张据瓜、凉,李专巴、蜀,自辽而左。人属慕容,涉汉而南,地归司马。
逮于苻氏,则兼而有之。《禹贡》九州,实得其八。而言地劣于赵,是何言欤?
夫识事未精,而轻为著述,此其不知量也。张勔抄撮晋史,求其异同,而被褐此言,不从沙汰,罪又甚矣。
夫学未该博,鉴非详正,凡所修撰,多聚异闻,其为踳驳,难以觉悟。案应劭《风俗通》载楚有叶君祠,即叶公诸梁庙也。而俗云孝明帝时有河东王乔为叶令,尝飞凫入朝。及干宝《搜神记》,乃隐应氏所通,而收流俗怪说。又刘敬叔《异苑》称晋武库失火,汉高祖斩蛇剑穿屋而飞,其言不经。故梁武帝令殷芸编诸《小说》,及萧方等撰《三十国史》,乃刊为正言。既而宋求汉事,旁取令升之书;唐征晋语,近凭方等之录。编简一定,胶漆不移。故令俗之学者,说凫履登朝,则云《汉书》旧记。谈蛇剑穿屋,必曰晋典明文。摭彼虚词,成兹实录。
”`
诗句:东晋之史,作者多门,何氏《中兴》,实居其最。而为晋学者,曾未之知,傥湮灭不行,良可惜也。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比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媸者矣。
译文:东晋的历史有很多作者,其中何氏的《中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作品,然而很多学者却并未了解这部作品的内容。如果这部历史被埋没,那么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而王氏和檀氏的著作被认为是晋史中较差的作品,他们与前代的陆贾、褚先生相比怎么样呢?道鸾自认为才能不高,喜欢发表一些奇特的言论,这就像是想要获得好处反而得到了坏处,追求美丽反而失去了本来的样子一样。
关键词注释:东晋、何氏、中兴、晋学者、湮灭、陆贾、褚先生、出奇语、王氏、檀氏、前代、道鸾、浅才、奇语、欲望、损、美、疵
赏析:这首诗是《史通·外篇·杂说》中的第八篇,主要讲述了东晋的历史及其作者的情况。诗中提到了何氏的《中兴》,这是东晋时期的一部重要史书,对于研究东晋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由于其内容较为复杂,很多学者并未深入了解。接下来,诗人列举了王氏和檀氏的著作,认为它们在晋史中的地位远低于前代的陆贾和褚先生。最后,诗人批评了道鸾的行为,认为他过于自信且喜欢发表奇怪的言论,这种行为反而损害了他的声誉。整首诗歌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东晋历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