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曰:“三人成市虎”。斯言其得之者乎!
马迁持论,称尧世无许由;应劭著录,云汉代无王乔,其言谠矣。至士安撰《高士传》,具说箕山之迹;令升作《搜神记》,深信叶县之灵。此并向声背实,舍真从伪,知而故为,罪之甚者。近者,宋临川王义庆著《世说新语》,上叙两汉、三国及晋中朝、江左事。刘峻注释,摘其瑕疵,伪迹昭然,理难文饰。而皇家撰《晋史》,多取此书。遂采康王之妄言,违孝标之正说。以此书事,奚其厚颜。
汉吕后以妇人称制,事同王者。班氏次其年月,虽与诸帝同编;而记其事迹,实与后妃齐贯。皇家诸学士撰《晋书》,首发凡例,而云班《汉》皇后除王、吕之外,不为作传,并编叙行事,寄出《外戚》篇。案《外戚》篇所不载者,唯元后耳。安得不引吕氏以为例乎?盖由读书不精,识事多阙,徒以本纪标目,以编高后之年,遂疑外戚裁篇,不述娥姁之事。其为率略,不亦甚邪!
以下是对《史通·外篇·杂说中第八》的逐句释义:
原文:
语曰:“三人成市虎”。斯言其得之者乎!译文:
俗话说:“三人成虎”,这话说的是真的吗?关键词解释:
- 语:此处指古代流传下来的俗语或谚语。
- 三人:三个人在一起,容易产生误导和谣言。
- 成市虎:形成一种普遍的错误观念或谣言。
- 斯言:这句话。
- 得之者:得到证实的人或事。
- 赏析:
这段文字通过引用“三人成市虎”这个成语,引出了对于传言和舆论的质疑。它强调了在面对未经证实的言论时,应该保持警惕。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信息真实性的追求和批判精神。
该诗通过引用经典谚语和提出质疑的方式,表达了对传言和舆论的正确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信息时要有辨识能力,不要轻易被不实之言所影响,体现了古人的辩证思维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