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每叹曰:“夫书者,玄妙之伎,自非达人君子,不可与谈斯道。”右军之迹,流行于代众矣,就中《兰亭序》《黄庭经》《太师箴》《乐毅论》《大雅吟》《东方先生画替文》,咸偶得其精妙。故陶隐居云:“右军此数帖,皆笔力鲜媚,纸墨精新,不可复得。”右军亦自讶焉,或佗日更书,无复似者。乃叹而言曰:“此神助耳,何吾力能致。”又云:“吾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过江游诸名山,见李斯、曹喜书;之许,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于是遂改本师,新于众碑焉。”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存之。予顷尝为一《体书赋》,亦略陈梗概,今复论之,用臻其理。

法书论
右军每叹曰:“夫书者,玄妙之伎,自非达人君子,不可与谈斯道。”右军之迹,流行于代众矣,就中《兰亭序》《黄庭经》《太师箴》《乐毅论》《大雅吟》《东方先生画替文》,咸偶得其精妙。故陶隐居云:“右军此数帖,皆笔力鲜媚,纸墨精新,不可复得。”右军亦自讶焉,或佗日更书,无复似者。乃叹而言曰:“此神助耳,何吾力能致。”又云:“吾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过江游诸名山,见李斯、曹喜书;之许,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于是遂改本师,新于众碑焉。”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存之。予顷尝为一《体书赋》,亦略陈梗概,今复论之,用臻其理。
译文:
王羲之常常感叹说:“书法是一门高深奥妙的技艺,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人才能谈论它。王羲之的字迹广为流传。其中《兰亭序》、《黄庭经》、《太师箴》、《乐毅论》、《大雅吟》、《东方先生画替文》都十分精妙。所以陶隐居说:‘王羲之这几张字,都是笔力生动、妩媚动人,纸张和墨汁都十分精良新鲜,已经不能再有了。’王羲之自己也感到惊讶。有一天,他又重新写了一张,却再也无法写出这样的字了。于是他感叹地说:‘这是由神来帮助的啊,怎么能凭自己的力量写出来呢?’又说:‘我小时候曾拜过卫夫人学习书法,我以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后来到江南游览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的书法;到了许昌,又见到钟繇、梁鹄的书法;又到了洛阳,又见到蔡邕刻在石碑上的字。后来又在我哥哥王洽那里看见张昶写的《华岳碑》,这才懂得要学好卫夫人的书法,只能白白浪费时间。于是我就改变了老师,以崭新的眼光看待众碑了。’由此可知,要想真正学到书法并非只靠一个老师所能完成的,只有那些爱好广泛、知识渊博的人才能真正地继承和发扬下去。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体书赋》,也简略地论述了书法的要点。现在我再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