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绝顶万馀嶒,策仗攀萝渐渐登。
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孤峰绝顶万馀嶒,策杖攀萝渐渐登。
注释:孤独的山峰在最高点有一万多仞高,我拿着拐杖一步步地往上爬。
赏析:诗的第一句描绘了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高度,突出其险峻的特点。”孤峰绝顶”表达了鹳雀楼位于山顶的独特景象。”策杖”指的是拿着拐杖登山,”攀萝”则是指攀着藤蔓上山。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注释:走到月亮旁边天上的寺庙,白云陪伴着两位和尚。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鹳雀楼周围的景象,以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境。”行到月边”暗示了诗人已经登上了高处,能够看到月亮的位置。”白云相伴”则是形容周围的云彩仿佛是白云一般,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两三僧”则可能是指寺庙中的两个和尚,他们可能是在夜晚或清晨时出现的,为这幽静的环境增添了一丝生机。
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险峻景色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同时,诗中蕴含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攀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