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歧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
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
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
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
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
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黄帝问:我听说过,耳朵听进去的快事,心中不能领会,希望能听一听。
歧伯回答说:这些人之所以能参天地而应阴阳,是不可以不仔细考察的。
足厥阳经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头部交会于前额,在眼部交会于目内眦;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头部交会于头角,在面部交会于颧骨;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头部交会于头维,在面部交会于口角旁;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外踝部交会于跗阳穴;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外踝部交会于京骨穴;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内踝部交会于委中穴。
足太阴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外踝部交会于照海穴;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内踝部交会于照海穴;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内踝部交会于神门穴;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在外踝部交会于支沟穴。
这些五脏六腑十二条经脉,外有源流不尽的江河之水,而内部又有所禀受。所有这些都是内外相通,如环形般没有端绪。人体经脉也是这样。因此天空为阳,地面为阴;腰部以上的为上,腰部以下的为下。所以海水以北为阴,湖水以北为阴中之阴;漳水以南为阳,河水以北到漳水之间为阳中之阴;漯水以南至江水之间为阳中之太阳。这是一隅之内的阴阳关系,也是人身与天体阴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