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歧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歧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夏秋冬,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黄帝曰:何谓逆而乱?歧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歧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
黄帝曰:善!愿闻其道?歧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荣输。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解析人体脉气运行之秩序
- 原文与译文对照
- 五行对应十二经脉
- 四时影响气血平衡
- 逆乱原因分析
- 岐伯论述
- 五行与四时的有序关系
- 清气浊气对心肺影响
- 营卫不和导致疾病
- 黄帝提问与岐伯回答
- 黄帝关于经络失调疑问
- 岐伯提供治疗原则
- 气乱对人体具体表现
- 针灸治疗策略
- 手少阴经定位治疗
- 太阴荥穴治疗肺部问题
- 三里穴位解决肠胃紊乱
- 综合分析
- 诊断与治疗重要性
- 五行理论在临床应用
- 预防疾病从调整五行出发
- 现代应用与反思
- 中医理论在现代医学中地位
-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
- 学习《黄帝内经》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