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补写奈何?歧伯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之气相逆也。黄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译文】
黄帝说:补益的方法是什么?岐伯说:慢慢地进入,慢慢地出来,这是导气。补充和泻出没有固定的形状,这叫做同精。这并非是由于气血有余或不足,而是由于气血的紊乱相逆。黄帝说:啊!真是正确啊!道理!真是明白啊!请把这个道理写在玉版上,命曰:治疗疾病。
【注释】
-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指《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五乱篇》。
- 徐入徐出:缓慢地进入,缓慢地退出。
- 导气:调和气机。
- 同精:即“调精”。调精即调理精气。
- 非:不是。
- 是:指“治乱也”。
- 允(zōng):确实,确实如此。
- 道:这里指道理。
- 明乎哉:明白了吗?
- 请着之玉版:请将此理论记载于玉版上。玉版,古代用玉石制作的简册。
- 命曰:命为……名。
【赏析】
《黄帝内经 · 灵枢 · 五乱》一文,论述了脏腑间的相互影响及病理变化。其中关于“治乱”的内容,是本篇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讲述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由此引起的疾病。文章通过岐伯与黄帝的对话形式,阐述了治疗疾病的原理和原则。文章强调了调理精气的重要性,提出了“导气”“同精”等治疗原则和方法。同时,文章还指出,疾病的产生并非由气血有余或不足所致,而是由于气血的紊乱相逆。这一观点对于后世的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