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渍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扤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诗句:
1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
- 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
- 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 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
- 少俞曰:“善乎哉问!请论以比匠人。”
- 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
- 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
- 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渍而漉;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枝折扤伤,秋霜疾风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
- 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译文:
黄帝向少俞询问:“我听到各种疾病的初期症状都是由于风雨、寒冷、炎热等天气造成的,当这些因素侵袭人体时,会顺着毫毛进入人体的经络,或者返回,或者停留,或者出现风肿、出汗、消渴、寒热、留痹、积聚等症状。各种奇怪的邪气泛滥无穷,希望听听其中的原因。”
少俞回答:“自然产生风的原因并不是为了伤害百姓,而是它的运行是公正和正直的。人们只要遵守它,就能避免受到伤害;人们只要躲避它,就能够得到保护。这并不是人为地追求别人而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黄帝说:“一个人同时患上这种疾病,或者患这种病,或者患那种病,你认为这是上天在故意给人制造麻烦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疾病差异?”
少俞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用工匠制作工具来打比方。工匠们打磨斧子、磨砺刀剑砍削木头。木头的质地有硬有软,硬的不容易穿透,而软的容易受伤。更何况木材的不同质地、树皮的厚薄、木质的多少都各不相同呢!”
“就像那早开的花朵先长出的叶子一样,遇到春天的霜冻猛烈的风吹袭,就会使那些脆弱的花瓣凋零、嫩叶枯黄;长时间干旱暴晒之后,那些质地脆弱、表皮薄弱的树木,就会因为缺水而导致枝条枯萎、叶片发黄;久雨连绵之后,那些皮薄多汁的树木,就会因水分过多而变得潮湿、叶片发烂。突然遭遇暴风,那么坚硬脆弱的树木都会折断、弯曲甚至折断;到了秋天霜冷、疾风劲吹,那么原本硬实的树木也会因为天气变冷而变得脆弱,那些质地柔软、表皮薄弱的树木则会落叶。”
少俞继续说道:“这些都是五种不同的天气现象所造成的伤害。更何况人类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帝与少俞的对话形式展示了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成因的深刻理解。少俞用工匠制作工具的比喻说明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他解释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如何通过人体的经络侵入并引发不同的疾病反应,从而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隐喻地揭示了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这不仅是对中医理论的具体阐述,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