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少俞曰:帝问何急?
黄帝曰:愿尽闻之。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内皆然,乃病。黄帝曰:善。
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盻,恐不能言,失气,惊,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合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由黄帝向少俞请教关于人体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以下为该文本的详细逐句释义:
- 原文:
黄帝问于少俞曰:“有人于此,并行并立,其年之长少等也,衣之厚薄均也,卒然遇烈风暴雨,或病或不病,或皆病,或皆不病,其故何也?”
- 译文:黄帝向少俞询问,“有个人在这里,年龄相当,穿着的衣物厚薄相同,突然遇到猛烈的风雨,有些人生病,有些人不生病,有些人都生病,有些人都不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
- 注释:这里的“并行并立”指的是人们站在一起,没有明显的身体差异。“年之长少等”指的是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并不大。“衣之厚薄均”指的是他们的穿着衣物厚薄一致。“卒然遇烈风暴雨”指的是突然遭遇强烈的风雨。
- 原文:
少俞曰:“帝问何急?”
- 译文:少俞回答说:“陛下为什么急于询问这个问题呢?”
- 注释:少俞的回答显示出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表明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原文:
黄帝曰:“愿尽闻之。”
- 译文:黄帝表示愿意听取他的回答。
- 注释:黄帝的提问表现出他对这个答案的高度期望。
- 原文:
少俞曰:“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 译文:少俞解释说,春季的风属于青色,夏季的是阳风,秋季的是凉风,冬季的是寒风。这些四季的不同气候对应着不同的疾病形态。
- 注释:这里的四季分别对应着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每种风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影响。
- 原文:
黄帝曰:“四时之风,病人如何?”
- 译文:黄帝接着问,四季的风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状况的?
- 注释:黄帝的问题揭示了他对四季风对人的影响的关注。
- 原文:
少俞曰:“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不胜冬之虚风也。”
- 译文:少俞回答说,黄色肤色较薄且皮肤较薄弱的人不适合春天的虚风,白色肤色较薄且皮肤较薄弱的人不适合夏天的虚风,青色肤色较薄且皮肤较薄弱的人不适合秋天的虚风,而赤色肤色较薄且皮肤较薄弱的人适合冬天的虚风。
- 注释:这段话解释了不同肤色和体质的人适合哪种季节的风,从而说明了人体的适应性和抵抗力。
- 原文:
黄帝曰:“黑色不病乎?”
- 译文:黄帝接着问,黑色的人不会患病吗?
- 注释:黄帝的问题显示了他对黑色人种可能的健康情况的关注。
- 原文:
少俞曰:“黑色而皮厚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而肉不坚,色不一者,长夏至而有虚风者,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长夏至而有虚风,不病矣。其皮厚而肌肉坚者,必重感于寒,外内皆然,乃病。”
- 译文:少俞回答说,黑色的人如果皮肤厚实且肌肉坚固,那么他们就不会因四季节风而受到伤害;如果皮肤薄而且肌肉不坚固,肤色不一致的人在长夏季节会因为虚风而患病;皮肤厚实且肌肉坚实的人就不会因为长夏季节的虚风而患病。
- 注释:这段话进一步解释了不同类型的人对四季风的感受和可能的健康风险。
- 原文:
黄帝曰:“善。”
- 译文:黄帝点头表示理解。
- 注释:黄帝的回答反映了他对于少俞回答的认可和满意。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不仅提供了有关人的体质与四季气候变化关系的深刻见解,还强调了中医理论中体质差异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其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