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歧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膏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泽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
黄帝问岐伯:我想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象,单独调整尺部的情况,以便通过外在表现来了解内在的病情。我该怎么做呢?
岐伯回答:仔细观察尺部的缓急、大小、滑涩等变化,以及肌肉的坚硬与脆弱情况,就可以确定病的形症了。如果病人的眼睛上眼睑微肿,像刚起床时的样子,颈部的脉搏跳动,时常咳嗽,按他的手足,手指凹陷但无法抬起来,这是风水皮肤胀的症状。
尺部滑润,其肌肤滋润,这是风邪所致。尺部肌肉瘦弱的病人,会安静地躺着,脱去肌肉的病人,会有发热或寒战的症状,不治疗。尺肤滋润而润泽脂膜的病人,是风邪所致。尺肤干燥的病人,是风痹之证。尺肤粗糙如干鱼之鳞的病人,是水液外泄、饮水过多的症状。尺肤非常热,脉搏盛快躁动的病人,是病温;脉搏盛而滑的人,病将痊愈。尺肤寒冷,其脉搏小的人,是腹泻或少气的症状。尺肤灼热,先感到热而后感到冷的病人,是寒热的症状;尺肤先感到冷,而后感到温热的病人,也是寒热的症状。
肘部特别热的,是腰部以上部位有热感;手部特别热的,是腰部以下的区域有热感。肘部前面特别热的,是胸部前面有热感;肘部后面的特别热的,是肩背部有热感。手臂内部特别热的,是腹部有热感;肘后方粗大的三四寸处特别热的,是肠中有虫的症状。掌心发烫的,腹部有热感;掌心冰凉的,腹部有凉的感觉。鱼的上唇白色肥肉部位出现青黑色的血丝,胃部有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