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歧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夫知其意。歧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黄帝曰: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歧伯曰: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
黄帝曰:善。取之何如?歧伯曰:取之天容。
黄帝曰:其欬上气穷拙胸痛者,取之奈何?歧伯曰:取之廉泉。
黄帝曰:取之有数乎?歧伯曰: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帝曰:善哉。

诗句: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刺有五节,奈何?

岐伯曰:固有五节,一曰振埃,二曰发蒙,三曰去爪,四曰彻衣,五曰解惑。

黄帝曰:夫子言五节,余夫知其意。

岐伯曰: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译文:
黄帝问到歧伯说:我听说针刺治疗有五个步骤,是什么?
歧伯说:确实有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振埃(指通过调整阳气来治疗),第二步是发蒙(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来疏通),第三步是去爪(针对肌肉和关节的病变进行治疗),第四步是彻衣(全面治疗所有的阳性腧穴),第五步是解除疑惑(通过调理阴阳平衡,补充和消除气血的不足)。

黄帝说:在针灸中所说的“振埃”,先生却说的是“刺外经去阳病”,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希望你能给我解释一下。
岐伯说:振埃就是用针灸手法调节人体的阳气使之恢复平衡,从而治疗阳气过盛引起的各种症状。

黄帝说:针刺的方法有哪些?
岐伯说:针刺方法主要有五种,分别是振埃、发蒙、去爪、彻衣和解惑。

黄帝说:那针刺振埃时需要注意什么?
岐伯说:针刺振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阳气过盛会导致胸中胀满,呼吸急促,因此针刺的时候要轻柔,以防止病情加重。

黄帝说:好的。那我如果遇到咳嗽上气、胸部疼痛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岐伯说:这种情况应该取廉泉进行治疗。

黄帝说:使用针具的数量有限制吗?
岐伯说:对于振埃的取穴,针刺的距离不应超过一寸。而对于廉泉的治疗,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益或泻出多余的血液。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黄帝向岐伯请教有关针刺治病的五个步骤。岐伯详细解释了每个步骤的含义,并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他也提醒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具体症状和情况,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的智慧,还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深刻性和实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