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歧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歧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痹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诗句

1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 注释: 黄帝询问有关五种邪气。
  • 赏析: 这句话引入了主题,黄帝作为古代的医学权威提出疑问,显示了对治疗方法的探索和好奇。
  1. 歧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 注释: 岐伯回答黄帝关于五种不同类型疾病的问题。
  • 赏析: 这个部分是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岐伯详细解释了这五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1. 黄帝曰:刺五邪奈何?
  • 注释: 黄帝询问如何针对五种不同的邪气进行治疗。
  • 赏析: 这是继续之前的问答环节,表明讨论进入具体治疗策略的阶段。
  1. 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痹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 注释: 岐伯描述了五种不同情况的治疗原则。
  • 赏析: 这部分提供了每种情况的治疗原则,有助于理解和实践。
  1.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 注释: 描述了对于痈邪的治疗策略。
  • 赏析: 这个描述详细说明了如何应对痈邪,强调了调整患者状态的重要性。
  1.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 注释: 描述了对付大型邪气的策略。
  • 赏析: 这段描述说明了对抗大型邪气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针法来减轻患者的虚弱状态。
  1.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 注释: 描述了对付小型邪气的策略。
  • 赏析: 此部分讲述了如何通过补充气血来避免对身体的伤害,强调了观察和针对性治疗的重要性。
  1. 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 注释: 描述了处理热邪的方法。
  • 赏析: 此部分展示了如何通过开放的治疗方法来排除体内的热量,从而恢复健康。
  1.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 注释: 描述了处理寒邪的方法。
  • 赏析: 这个部分讲述了如何通过温暖和缓慢移动的治疗方法来调和体内的气,达到平衡的状态。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针灸有五种不同的情况,那五种是什么?”岐伯回答说:“有的疾病表面红肿(痈),有的病形宽广(大)或窄小(小),有的高热(热)或低寒(寒),这就是所谓的五种邪气。”

黄帝继续说:“那么该如何治疗这些邪气呢?”岐伯回答道:“治疗五种邪气的方案,实际上只有五个步骤。首先需要去除肿胀和积聚的邪气;其次,要增强身体的阳气;然后针对大的邪气进行针刺;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岐伯继续解释各种情况的具体处理方法:当治疗痈邪时,不要迎着患处刺入,而是改变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如果脓液没有形成,就继续治疗;如果已经形成了脓液,就要去掉它,并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才能散开邪气。对于所有阴盛阳衰的情况,都应该从其所属部位的输穴进行治疗以调节阴阳平衡。

对于大型邪气,可以逐渐缩小其体积,通过针法减少其过剩的力量,这样可以使得正气更加充足。在刺入穴位时,要注意肌肉的亲疏程度,避免刺激到真正的经脉。对于阳分(即太阳部)的穴位进行针刺。

而对于小型邪气,可以逐渐增加其体积,通过针法增加其不足之处的气血,这样可以避免伤害身体。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变部位的位置和范围,确保治疗效果的全面性。对于那些无法从外部侵入但内部聚集的邪气,可以通过打开门户让邪气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对于热邪,应采取温和、缓慢的手法进行疏通,使其消散,这样可以使患者康复。治疗时要保持门户闭合,防止气机紊乱和虚实失调。对于不能从外部侵入而内部扩散的邪气,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式使其得以排出。

可以采用温热的手法进行调理,使其慢慢变暖,这样有利于阳气的增加。在治疗过程中要缓慢移动针具,保持门户的闭合,同时调节患者的虚实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身体得到滋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