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官针奈何?歧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才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茎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黄帝问:如何进行针疗?

岐伯答:治疗痈肿时,使用铍针;治疗较大肿块时,使用锋针;治疗小肿块时,使用员利针;治疗发热的病症时,使用才针;治疗寒冷的病症时,使用毫针。

岐伯解释:这些方法都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配,与人体密切相关,所以可以作为针疗的方法。下有湿地,上生芦苇和蒲草,这就是知道形气多少的方法。阴阳是寒暑,热则滋润雨露在上,根部少汁,人气在外,皮肤松弛,腠理开泄,血气减少,汗大泄出,皮肉松软。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密,腠理闭拒,汗不出,血气强盛,肌肉坚涩。在这个时候,善于行水的医生不能够进入冰冻的水中,善于凿土的医生也不能挖掘冻结的土地,善于用针的医生也不能取出气血凝滞不通的病状,血脉凝结,坚硬不流利的病情也还不能立即得到舒缓。因此,行水的人,必须等到天温,冰释冻解,然后才能行水,土地才能被凿穿。人体的脉也如此。治疗厥证的人,必须先熨和调和经脉,手掌与腋下、肘部与脚部、颈部与脊部都要熨和调和,火气通达以后,血脉才会运行。然后再观察病情,脉象滑泽的,针刺而使之平复;脉象坚硬紧急的,针刺后使其分散,气向下运行停止,这就是所谓解除结聚的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