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邪遍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入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黄帝内经 · 灵枢 · 刺节真邪虚邪遍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注释:虚邪指的是没有实邪的邪气,它侵入人体后会遍及身体的一半。这种邪气侵入较深,能够进入人体的营卫系统(气血运行的通道),当营卫逐渐衰弱时,体内的正气就会逐渐消散,而邪气则得以在机体内存留,并引发疾病。如果邪气比较浅表,就会引起局部的疼痛症状。

虚邪入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于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注释:这里描述了虚邪深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当虚邪侵入较深时,会与人体内部的阳气(如寒邪)或阴气(如热邪)相遇并产生搏击,长时间留在体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阳气胜过阴气,就会导致骨骼疼痛和肌肉枯萎;如果阴气胜过阳气,就会使肌肉腐烂形成脓液,进而导致骨髓受损(称为“骨蚀”)。同时,由于邪气的存在,筋脉也会发生弯曲而不能伸展。如果邪气聚集在某个部位,气血就会回流并停滞不流,导致津液长期停留,最终形成肿块,即“肠溜”。这些病变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展成熟,用手指按压时会发现肿块柔软。随着病程的发展,肿块逐渐坚硬,并且与骨头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所谓的“骨疽”。在某些情况下,肿块还会深入到肌肉之中,导致宗气的流动受阻,邪气残留不去,如果伴有发热,则可能化脓;如果没有发热,则可能形成“肉疽”。总之,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身体的特定部位,且名称各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