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译文:

  1. 水下一刻时,人气在太阳(即寅时)。
  2. 水下二刻时,人气在少阳(即卯时)。
  3. 水下三刻时,人气在阳明(即辰时)。
  4. 水下四刻时,人气在阴分(即巳时)。
  5. 水下五刻时,人气在太阳(即午时)。
  6. 水下六刻时,人气在少阳(即未时)。
  7. 水下七刻时,人气在阳明(即申时)。
  8. 水下八刻时,人气在阴分(即酉时)。
  9. 水下九刻时,人气在太阳(即戌时)。
  10. 水下十刻时,人气在少阳(即亥时)。
  11. 水下十一刻时,人气在阳明(即子时)。
  12. 水下十二刻时,人气在阴分(即丑时)。
  13. 水下十三刻时,人气在太阳(即寅时)。
  14. 水下十四刻时,人气在少阳(即卯时)。
  15. 水下十五刻时,人气在阳明(即辰时)。
  16. 水下十六刻时,人气在阴分(即巳时)。
  17. 水下十七刻时,人气在太阳(即午时)。
  18. 水下十八刻时,人气在少阳(即未时)。
  19. 水下十九刻时,人气在阳明(即申时)。
  20. 水下二十刻时,人气在阴分(即酉时)。
  21. 水下二十一刻时,人气在太阳(即戌时)。
  22. 水下二十二刻时,人气在少阳(即亥时)。
  23. 水下二十三刻时,人气在阳明(即子时)。
  24. 水下二十四刻时,人气在阴分(即丑时)。
  25. 水下二十五刻时,人气在太阳(即寅时)。
  26. 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时,水下五十刻(即一个时辰),日行半度(即360度/60分钟=6度),回头行一舍(即6度*120分钟=720度),此时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即720度*20分钟=1440度)。大略说,常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为依据。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注释:
  27. 水下一刻:指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之间。
  28. 人气在太阳:指阳气旺盛的时间段。
    3-9. 各对应一个时辰的时间和对应的节气,每个时辰大约是2小时。
    赏析:《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灵枢》是其中的一部分,专门讨论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等生理病理问题。本段文字主要讲述了人体在不同时间所对应的经络气血运行状况。通过分析一天中不同时刻的阳气变化以及相应的经络气血流动情况,说明了人体的健康状态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这种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