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
《九宫八风》是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文献,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文主要介绍了太一(北极星)在不同日期的位置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八个方向的风向变化。以下是对该文献逐句的解释:
- 诗句翻译: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
- 译文:在冬至那天,太一位于叶蛰之宫,这个位置持续了46天。接着,它在天留、仓门、阴洛、天宫和玄委的位置分别停留46天。
- 注释:叶蛰之宫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太一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最长,象征着该地对于太一的重要作用。
- 赏析:《九宫八风》通过对太一位置的描述,反映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这种观察不仅是为了指导农业耕种,也是为了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九宫八风》中的诗句及其译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如何利用天文知识来指导生活实践。这不仅是对古代科技和文化的一种学习,也是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