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黄帝内经 · 灵枢 · 痈疽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释义:痈疽发生在胁肋部位,名为败疵。败疵是女子的病症,用艾灸治疗,病情严重的会形成大痈和脓液,治疗时内部会出现新生肉,大小如赤小豆。将锉陵翘的草根各一升,加入一斗六升水一起煮沸,煮沸后取三升药汁,之后需要喝下浓的药汤并盖上厚厚的衣服,坐在锅子上等待汗水流到脚底为止。
译文:痈疽发生在胁肋部位,叫做败疵。败疵是女子的疾病,使用艾灸可以治愈,如果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大痈和脓液的形成,在治疗的时候,内部会生出新生肉,大小如同赤小豆。将锉陵翘的草根各一升与水一同煮沸,煮沸后取三升药汁,然后饮用这浓厚的药液并用厚衣物盖住,坐在炉子上等待汗水流到脚踝处即可。
关键词:痈疽、败疵、女子、艾灸、大痈脓、生肉、赤小豆、锉陵翘草、水、药汁、厚衣、釜上、汗出至足
赏析:此诗描述了痈疽的不同部位及其症状和治疗方式,以及艾灸在治疗痈疽中的重要性。对于女性而言,败疵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而艾灸可以有效地治疗这种病症。同时,文中还提到,对于大痈脓和生肉的治疗,需要喝下浓厚的药液并用厚衣物盖住,坐在炉子上等待出汗为止。这些都是中医在治疗痈疽方面的智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