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诗句释义:
- 百字铭:这可能是一首诗的标题,由“百”和“字”组成,意味着这首诗总共有一百个字。
- 养气忘言守:指通过修炼内在的气,忘却言语,坚守正道。
- 降心为不为:放下心念,不做非分之事。
- 动静知宗祖:无论是动是静,都能洞察其本质与起源。
- 无事更寻谁:在无事之时,不应寻找任何事物。
- 真常须应物:真正的永恒必须与万物相适应。
- 应物要不迷:应对万事万物时不迷失自我。
- 不迷性自住:不被事物迷惑,本性自然安定。
- 性住气自回:本性居住,气息自然而然地回归。
- 气回丹自结:气息回旋,体内的灵气自然凝结成丹。
- 壶中配坎离:象征性的比喻,表示内心与宇宙法则的和谐一致。
- 阴阳生反复:阴阳之道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 普化一声雷:普遍的教化如同雷霆般震撼天地。
- 白云朝顶上:比喻人的品德如白云般纯洁无暇,直冲云霄。
- 甘露洒须弥:比喻修行者的功德如同甘露洒满大地,滋润万物。
- 自饮长生酒:形容人的内在修为如同饮用了长生之酒,永远年轻。
- 逍遥谁得知: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谁能理解?
- 坐听无弦曲:坐在琴旁,聆听自然之声,无需弦乐伴奏。
- 明通造化机:洞悉自然界的规律与变化。
-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总结全诗,强调其高妙境界,如同登天梯一般。
译文:
通过修炼内心的气,忘却言语,守住正道;放下心中的执念,不去做非分之事。不论是动或静的状态,都能洞察其本质与起源。在无所事事之时,不应寻找任何事物。真正的永恒必须与万物相适应,应对万事万物时不迷失自我。不被事物迷惑,本性自然安定。
赏析:
此诗以“百字铭”作为题目,表达了作者对修道、内观、自然以及超然物外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对养气、降心、动静、阴阳等概念的阐述,诗人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修行者形象,即一个能够与道合而为一,不受外界干扰,达到心灵自由和内在平和的境界。
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哲学思想,如“真常须应物”、“气回丹自结”等,这些都是道教中的重要概念,反映了道家对于人与自然、个体与宇宙关系的理解和实践。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哲理,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和提升生命境界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颂扬,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