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浮槎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注释与赏析:

  •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
    【释义】:过去承载着千寻重的身躯,高高耸立在九仞高的山峰之上。真心象征着高尚的情操,坚韧不屈的品格,如同晚桂花开一样纯洁高雅,坚强的节操犹如冬天里苍劲挺拔的松树。

  • 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
    【释义】:忽然间遭遇狂风的折断,被迫面对汹涌澎湃的波浪冲击。即使遭受摧残和伤害也只能空自悔恨,而身体的肿胀也显得毫无用处。

  • 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
    【释义】:渤海辽阔无边,水深沙软。就像漂浮不定的小舟,漂泊在茫茫大海中;就像一根被风吹弯的芦苇,随波逐流没有方向。

  • 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释义】:仙人终究难以找到安身之所,真正的工匠又怎能轻易得到赏识呢?只能怀着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却无人能够引荐自己。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命运多舛的壮士的形象。诗篇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这位壮士不畏艰难、坚持自我、追求理想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道艰难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